暗室低头试验在早期诊断闭角型青光眼的作用

时间:2022-05-08 05:16:27

暗室低头试验在早期诊断闭角型青光眼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暗室低头试验早期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作用。 方法将可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暗室低头60 min试验,测量试验前后眼压并作房角检查,试验阳性者进行了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并随访1~5月后,再复查本试验。 结果可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70只眼中试验呈阳性为57只眼,阴性为13只眼,阳性患者中有10例20只眼接受了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后复查本试验转为阴性。 结论暗室低头试验能提供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的诊断依据,以避免急性发作,可对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后提供治疗效果及明确分型。

【关键词】

暗室低头试验;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对减少青光眼的致盲率十分重要。尤其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膨隆型,其急性发作时常伴有全身症状从而往往误诊而不能及时治疗,产生视功能破坏,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本文采用传统的暗室低头试验,对可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检查并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按1987年全国青光眼学组推荐的暂行规定中,关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的建议[1],青光眼专科门诊中收集可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检查对象,其筛选条件为,①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家族史;②经常性的偏头痛伴有眼部胀痛、虹视、暂时性视力模糊;③眼压≥22 mm Hg,周边前房深度

1.2 检查方法

1.2.1 暗室低头60 min试验,患者坐于暗室内,双手背平置于诊桌低头将前额放在双手背上,睁眼保持清醒状态。在暗室实验前后测量眼压后房角镜检,眼压差≥9 mm Hg为阳性。实验阳性者即给予1%匹罗卡品眼药水,用药一周后逐渐减量至眼压正常。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术后随访眼压、房角镜、周边视野。1~5月后再复查暗室试验,眼压差

1.2.2 试验设备,采用进口NT1000型非接触眼压计,国产TYZ1A型YAG眼科激光治疗仪,Goldman房角镜及Goldman周边视野计,以上操作均由专人完成。

2 结果

本文35例70只眼经暗室低头试验检查后,阳性57只眼占79%,阴性13只眼占21%,其中眼压差≥18.5 mm Hg有四例,男女比例为6:1。阳性率以50~60岁为多见见表1,其中有10例20只眼进行了激光虹膜切开术,术后随访1~5月再复查暗室低头试验均转为阴性见表2。

表1

表2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按临床表现分类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按发病机制分为瞳孔阻滞型和非瞳孔阻滞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瞳孔阻滞有密切关系。超声生物显微镜的运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个类可提供诊断依据[2],但该仪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不可普及,故我们应用传统的暗室低头试验及房角镜来诊断以瞳孔阻滞为主的闭角型青光眼虹膜膨隆型,从而避免其急性发作,为提高暗室低头试验阳性率,我们体会如下。

3.1 闭角型青光眼的筛选条件是提高暗室低头试验阳性率的保证,如具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我们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与体征进行严格的筛选,并作视力、日曲线眼压、眼底、房角镜、周边视野等检查。在暗室低头试验中务必要求患者得保持清醒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暗室周围环境以及规范统一的眼压计并需要严格掌控的试验时间。

3.2 暗室低头试验中我们发现以中老年的患者强阳性率为明显,年龄53~69岁,其试验前后眼压差>9~30 mm Hg,有29例58只眼,房角型镜检查发现在高眼压情况下虹膜膨隆多见,大部分房角呈关闭。证实了暗室低头试验是检测出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虹膜膨隆型的简单有效方法[3]。

3.3 暗室低头试验阳性患者经激光虹膜切开术后再复查暗室低头试验显示眼压有大幅度下降。提示其可缓解瞳孔阻滞,有效降低眼压。暗室低头试验重复性良好,在激光术后随访中可重复使用以评价于手术后前房和房角的变化[4]。

暗室低头试验是基于人群中有前房角结构狭窄异常者,当在暗室内停留过久使瞳孔散大,瞳孔边缘恰好与晶状体前面凸起处紧相贴附,造成前房和后房之间的交通发生一时性阻塞,出现瞳孔阻滞,使后房压力高于前房,从而引起虹膜隆起,前房变浅,眼压增高。先前的阅读试验因阳性率低,扩瞳试验因有诱发急性发作的危险性高而基本不用。暗室试验被认为是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试验,并且安全可靠。因此,暗室低头试验作为早期发现潜在性的虹膜膨隆型青光眼有其积极意义[5],并可对试验阳性者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易于在基层医院中推广运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光眼组.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议,中华眼科杂志,1987,23:127.

[2] 王宁利,周文炳,叶天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中华眼科杂志,1995,31:133178.

[3] 杜蜀华.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8.

[4] 孙兴怀,嵇训传,郑应昭.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规律探讨.中华眼科杂志,1993,29:7881.

[5] 王宁利,赖榕莹,陈秀琦,等.超声生物显微镜,暗室激发试验.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83186.

上一篇:鼓膜穿刺和正负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6例分析 下一篇: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和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