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肝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08 01:01:17

18例肝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肝昏迷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去除诱因,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肝昏迷的发生及病死率。方法:以18例肝昏迷病人的治疗与护理为案例,加以分析总结。结果:肝昏迷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只要做到对病人进行神志意识观察,清除某些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的诱因,注意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帮助病人日常生活,解除病人的忧虑和恐惧感,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减少氨的吸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病人进行物理降温,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注意皮肤护理,同时注意眼部及口腔护理,加强预防性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就可以降低肝昏迷的发生及病死率。

[关键词]肝昏迷;护理;体会

1 引言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除正规的抢救治疗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2 临床资料

我院近两年收治各型肝昏迷病人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暴发性肝昏迷5例,急性典型性肝昏迷8例,慢性间歇性肝昏迷2例,暂时性肝昏迷3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6例,治愈8例。

3 护理体会

3.1 进行神志意识观察 (1)肝昏迷早期,常表现为精神兴奋或淡漠、性格和行为的异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护理人员在巡视病人时,发现病人出现异常表现时,应考虑到肝昏迷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病人处于中度昏迷时,常烦躁不安、大声尖叫、答非所问。(3)深度昏迷的病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口腔、褥疮的护理,尽一切努力抢救病人的生命,不放弃一丝希望,不少病人就是在死亡线上护理成功的。

3.2 清除诱因 某些诱因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因此病人多数不能耐受麻醉、止痛、安眠、镇静等类药物,如使用不慎时,可迅速进入昏迷,导致不可逆转的昏迷,当病人烦躁不安或有抽搐时,原则上禁用吗啡及其衍生物,可注射小量安定等。

3.3 注意休息与饮食 (1)绝对卧床休息,帮助病人日常生活,解除病人的忧虑和恐惧感。保持情绪稳定,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2)禁食蛋白质,给予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维生素,总热量控制在1200~1500kCal左右,直至完全清醒后1周内。

3.4 清洁肠道和导泻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吸收。可用缓泻剂,如乳酸果糖口服。乳酸菌冲剂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系一活菌制剂,服用时需用温开水(低于60℃)冲服,以免水温过高而杀死乳酸菌,达不到治疗目的。排便时切忌用力屏气,必要时可用指套抠出大便。防止出血。如有九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则应在出血停止后通过胃管将血液抽出,然后注入50%硫酸镁30―60毫升,并同时用生理盐水加适量的白醋洗肠,目的在于消除消化道内积存的血液,减少氨的形成。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记录24h出入水量。尿失禁者可应用塑料袋或留置尿管,为应用脱水剂、利尿剂和计算补液总量提供依据。(2)根据尿量,补充钾离子。少尿时不吃香蕉、桔子等含钾较高的食物,而尿多时应及时补充钾。(3)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时,要选用弹性好、管腔比较粗的静脉,防止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般用20%甘露醇250ml在0.5h内输入体内,达到渗透性利尿的目的。加压输液时,需专人看管,防止空气栓塞,滴注完毕后,应及时观察尿量并做好记录。

3.6 助腹腔放液 肝昏迷病人,多有大量腹水,在放渡过程中要一次放剂量不超过2升。过多会导致腹内压骤降,门静脉系统瘀血,使回流人肝内血减少,肝细胞缺氧坏死,加重肝昏迷。还会因过多缺失蛋白质、电解质等营养物质,再度发生肝昏迷

3.7 物理降温 在低温下可减轻脑细胞损伤,故高热的病人宜采取物理降温,冰帽可降低颅内温度,从而保护脑细胞。

3.8 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出血,应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积血,给予氧气吸入应注意清洁鼻腔,每班次更换鼻导管,保证氧气吸入通畅。经以上护理配合治疗。18例肝昏迷病人有12例苏醒,疗效满意。

3.9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护理记录,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主要症状、体征、化验、进食、出入量、治疗效果及降氮药物的副作用等。

3.10 加强基础护理 注意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无屑,昏迷期定时翻身拍背、按摩皮肤、按摩骨突处,用海绵床垫、气垫等垫起关节骨突处。

3.11 注意预防性护理 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多肝昏迷均有明确诱因,应积极寻找,及时排除诱因,超前进行预防性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通过与病人沟通,在饮食、通便等方面注意加强嘱咐,耐心督导;在输血、插拔导管时,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病室内每天空气消毒,限制陪护人员数量,避免感染。另外,早期肝昏迷病人有性格异常、行为错乱、狂躁而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行为,故应加强安全防护,去除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如遇到流感流行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事先预防性应用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抗病能力。

上一篇:浅谈胫排骨折的术后护理 下一篇:脑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