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一学生完形填空的能力

时间:2022-05-07 04:58:08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完形填空的能力

高一阶段是初高中的衔接阶段,由于知识面和词汇量的限制,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缺乏阅读实践及阅读技巧,阅读速度较慢。学生们对完形填空既没有知识量的积累,又无技巧的帮助,所以进行完形填空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这一时期应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分类讲解,让学生更有效的记忆。例如教师可以单元或模块为单位,把其中的近义词,反义词等归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遇到该类题型时,更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 如在Book 1里就有这样一些近义词或词组:opinion, view; destroy, damage; as if, as though; be concerned about, care about; right away, at once 等。反义词或词组有:generous, mean; selfish, selfless; equal, unfair; be fond of, be tired of; think highly of, think little of等。分类讲解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些词在文章中出现时学生也能尽快理解。同样对于重要的语法项目,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情态动词等,要分段归纳,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而且要每学习一项,就要做这部分的练习题,以做到概念清楚,运用灵活。要系统学习词汇、短语搭配、惯用法及一些重要句型。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多种含义,也要注意词性的转化。总之,我们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让学生在阅读时不会出现因为单词不过关,或某个句式不理解的困境,尽可能的为阅读减轻负担。

其次,要对学生的做题技巧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完形填空的出题思路及解题技巧。要告知学生。①细读首句,利用首句大胆推断全文大意:首句不设空。完形填空一般没有标题,但首句一般不设空,主要是提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论点等有用的信息,是进行推断全文主旨的基础和起点。学生在主旨的指引下展开合理的想像,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这样文章隐匿信息就会逐渐显露直至豁然开朗。找到解题的突破口。②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依据首句提供的启示,快速阅读文章,从整体感知全文,掌握大意。这是第一遍阅读,读时要跳过空格,不看选项,困难肯定是有的,不懂之处不要停留,力求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主线上。要注意文中的暗示,努力找出关键词。如果是故事性文章,关键词就是时间、地点和人物。抓住了关键词就抓住了故事的线索,进而理解全文。然后根据文章的大意进行第二遍阅读,此时可边阅读边粗选答案,这是为了尽量减少空格,帮助更透彻地理解全文。③上下文连贯,精选答案。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选择:由于完形填空的文章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因此在行文中词语的重复、替代、复现和同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根据这个原则,某一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在上下文中复现或同现的相关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词之间的有机联系来确定答案。所以,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线索,如某一个词的原词、指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概括词等。但由于我们在做题时不可能总是重复地阅读文章,因此,在做完形填空时要培养一种捕捉并记忆相关信息的能力。

再次,加强训练,熟能生巧,只有不间断的训练才能真正培养出较强的语感。因此要让学生至少每天做一到两篇完形文章,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难度要适中,不能偏高,要先给学生以信心,然后在逐步过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语感也相应提高。

最后,一定要让学生分析总结错题,避免类似的错误的发生。每做完一篇完形之后,学生都要有收获,都应对所错之处进行分析,总结出错的原因,我对每一届学生都要求有错题集,对于出错的题目要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熟读并总结出规律,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熟练的解题技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要在高一阶段抓好了这几个关键环节,学生的完形填空能力一定能突飞猛进。

上一篇:“宜居宜业新余杭”样本:经济开发区拔头筹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