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业的“黑钻石”

时间:2022-05-07 02:06:09

沉默有时候是自信的另一种姿态。沉默才会冷静,才会保持对市场的敏锐。一个民营企业在俗称“黑黄金”的炭素制品业一直处于领跑地位又能保持低调并非易事。索通公司正是一个专注而又低调的“黑钻石”。

沉默了十年的北京索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索通公司),再也无法隐藏其光芒。这个专注于炭素生产和出口的民营企业,连续多年50%的高速增长,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显得过于耀眼。

这家并不为公众熟悉的索通公司,竟是国内最大的电解铝用碳素出口企业。2008年,索通公司出口电解铝用炭素15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1/3,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国内排名第一。如果不是2008年,中瑞基金为索通公司注资6000万人民币,日本大和证券、非洲银行与其达成融资5亿元的合作协议而引起媒体的关注,索通公司在国内依然是炭素行业一颗沉默的“黑钻石”。

一脚跨入国际市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崛起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有专家分析,“起步于上个世纪末的民营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利用了中国改革开放提供的良好宏观环境,借助于自身的良好知识结构与工作经历,将海外市场与中国本土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了自身的创富神话与中国新领军企业的打造。”

这是一代企业家的共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索通公司创业历程的总结。索通公司创始人郎光辉是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后,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一年后调入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不久即成为该公司外贸业务的骨干。

1999年,正值改革开放后的又一次创业浪潮,他身边的同学、同事,纷纷下海创业。或许出于山西人对经商天生的敏感,郎光辉也无法抵挡“创业梦想”的诱惑,毫不犹豫地扔下“铁饭碗”,纵身一跃,加入了浩荡的创业大军。

当初他做的并不是炭素制品,进入这个行业是一个偶然的机会。1999年7月,他在一家韩国的网站看到一个国外企业求购“预焙阳极炭素”的信息,在冶金进出口公司工作过的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商机。别看这种黑色炭块不是很起眼,但身价不菲,国际市场最高价格一度超过每吨750美元,俗称“黑黄金”。

郎光辉认为,中国有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如果组合得当,就一定能打开国际市场。他主动与需求信息的这家国外企业联系供货事宜,第一次,他是凭着感觉给对方报价,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许多,需求方根本就不理会。郎光辉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与国内多家生产企业联系,第二次,他的报价得到了需求方的认可。

价格谈好了,货源却成了问题。当时国内仅有少数生产厂家且主要是为国内的电解铝企业供货,很多工艺技术比较落后,质量根本就达不到出口的要求,更没有出口这种产品的先列。

郎光辉是一个执着的商人,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索通公司。他找到山西一家乡镇企业要求代加工,而这家企业从来没有生产过这种产品,郎光辉拿来图纸,又请了几位退休的老师傅,终于生产出了预焙阳极炭素,这一次郎光辉顺利出口100多吨合格产品。这是中国最早出口预焙阳极的记录,首开行业之先河。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一手创办的索通公司一脚就跨入了国际市场。

从贸易向制造延伸

索通公司从炭素贸易起家,一直紧盯国际市场不放,至2001年,索通碳素的出口额就做到了1200万美元,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欧盟、中东、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郎光辉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先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工作经历在这个行业完成了原始积累。但商海行舟不进则退,起跑快未必是最后的冠军,永远比别人快半步才能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

2000年,国家开始出台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发展炭素预焙工艺,许多企业一窝蜂地生产炭素预焙阳极制品,到2003,这一行业进入了狂热期,但生产工艺和质量普遍较低。冷静而又沉默的朗光辉意识到,要想保持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必须建设自己的工厂。

这一次,他又比其他贸易公司快了半步。2003年8月,索通公司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整体收购山东鲁北炭素厂并改制为索通临邑炭素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电解铝用预焙阳极制造领域。随后又投入8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当年即生产16000多吨炭素预焙阳极产品,实现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2005年,电解铝用预焙阳极价格整体下滑,许多跟风而动的企业开始退出。郎光辉却反其道而行,在山东德州临邑开发区投资2亿多元,建设年产15万吨碳素预焙阳极出口基地一期工程。

原来,郎光辉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后预测,国际铝用炭素在2007年前后会大幅回升,而一个贸易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没有强大的生产企业做支撑肯定做不好。所以他决定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投资,到2007年市场好转的时候,他在临邑建设的15万吨碳素预焙阳极生产基地正好发挥作用。

果然,2006年年底,碳素市场开始好转,到2007年,整个行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年是索通公司的丰收之年,索通临邑炭素公司生产的15万吨电解铝用炭素全部出口,占全国出口量的1/3,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至此,索通公司顺利完成从贸易向产业的转型。当年10月,索通公司另一个年产15万吨的出口基地开工建设,更让他们自豪的是,索通公司参与了碳素预焙阳极国家标准的制定。

以平静的心态应对危机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经济低迷,民营企业中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郎光辉认为,做企业时刻要有危机感,在市场好的时候,想到坏的时候怎么办,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更要冷静不能悲观。他非常赞赏总理的那句话:“信心比黄金重要。”

经过十年的努力,索通公司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国际营销网络与国际品牌影响力。索通公司的生产企业通过对国产设备与技术的改造,对国外设备与技术的认真研究学习,获得了雄厚的技术积累,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的研发团队,只要设备和技术水平能跟上,郎光辉相信索通有能力在国际业界占据高端地位。

2008年,索通公司已经意识到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所以当年年初就启动了全面预算管理。比如,这一年要出多少次差,要去哪些国家,工厂的技术改造需要多少预算,这样在年初就可以大概算出公司一年的利润是多少。

“全面预算管理不是让大家不做事,而是鼓励大家多做事,要对投入和产生的效益有一个明确的预期。” 索通公司副总裁张新海介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后,索通公司2008年在技术改造上的投入不降反增,产生的效益也非常可观,由提高效率而产生的直接效益大概有960万元。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乱了阵脚。很多企业只看到的危机多,却没有看到机会。”郎光辉认为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经济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要有一种平常心态。索通公司正借机扩大生产,储备人才,目前他们已经从高校和面临倒闭的企业中聘请了一批高级人才。郎光辉坚信,如果这个行业倒了,索通公司会是最后一个倒下去的。

在一些民营企业在为如何渡过危机而绞尽脑汁的时候,索通公司启动了上市之旅。

2008年1月,索通公司入选《中国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论坛》“2008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30强”;6月,由国家开发银行和瑞士银行在中国成立的首家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中瑞合作基金”,向索通公司注资6000万人民币;与日本大和证券、非洲银行达成融资5亿元的合作协议。国际资本之所以选择了索通公司,一是看中了索通公司在国际电解铝用碳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他们认为索通公司是一家极具投资潜力的成长型民营企业。

对于索通公司来说,借助国际资本,一方面解决了企业迅速扩张所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

目前,索通公司的三期炭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之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预焙阳极生产基地,年出口量将达到40万吨。

企业家不能有赌徒的心态

许多民营企业,在掘得第一桶金后都会向多元化发展,这或许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摸索阶段,也是一些企业家无法超越的逐利心态。

郎光辉也未能免俗,索通公司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曾有过多元化的尝试,与别人不同的是,郎光辉的多元化是点到为止,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时间,只要到了时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主动退出。“只是试试,不试不甘心,试过之后还是要做自己的主业。”

索通公司的第一个多元化试验是进军房地产业。2003初,北京索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在北京石景山区开发的“西成忆树”住宅项目,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虽然挣到了钱,郎光辉还是主动退出房地产业,“对这个行业不熟,不能再做了。”

2005年6月,索通公司又先后在北京投资医疗技术产业开发血液分析仪,在南京成立焊接装备有限公司。这些与炭素制品毫不相关的产业耗费了他许多精力和大量的资金,好在他与合作方达成协议,“到了时间不论成败都会撤出”。2006年9月,索通公司退出血液分析仪开发项目,索通公司赔了400多万元。

“赚就赚了,赔就赔了,不能有赌徒的心态,赚了还想赚,赔了还想捞回来,试过之后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做这些,心态就平静了。”

经过几次多元化尝试,郎光辉决定,“以后不再搞毫不相关的多元化了,跨行业的多元化不是什么好事,还是要做专业化,索通公司会在铝用炭素行业上下游发展,延长价值链做自己熟悉的事。”

他们的目标是,长期保持国内电解铝用炭素行业的领军地位,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电解铝用炭素制造商和供应商,以及国际电解铝行业的工程承包商和方案提供者。

上一篇:最平安城市北京胜出 下一篇:中国平安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