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5-07 08:26:59

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影响愈演愈烈,我国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大量的民企由于资金链突然断裂陷入破产漩涡。究其原因,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对资金运动有效管理职能,是其倒闭的直接原因。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基础上,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三个角度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财务管理 应对策略

当我们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还记忆犹新时,以美国为起源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多数金融机构贷款无法收回。多数金融机构出现现金流紧缺甚至断流现象,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如雷曼破产、美国政府接管美国银行、向花期银行注资200亿美元等等,由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体系现金流断流导致的危机已经开始蔓延到美国实体经济,一些老牌大型企业也深陷现金流断流风险之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库存积压严重、运营资金趋紧、盈利水平下降等突出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的潜在不足在这次危机下也开始显现,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对当前危机,成为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已然开始在我国产生影响,经济下行趋势难以逆转。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20日的数据显示,08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07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0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今年走势表示担忧。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数据显示08年9月份用电量增带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对于企业来说,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08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07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企业还面临着其他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其核心内容:一是如何以最低的资金成本筹集到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二是如何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及投资收益,让股东的财富最大化;三是如何对企业的盈余进行分配,既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又能符合股东的利益。总之,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可以说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此次金融危机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营运的影响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主要包括加快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尽量减少资金的过分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对于生产经营强烈依赖于出口的企业来说。生产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时,国际国内通货膨胀的发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让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这些因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很快,企业存货大量积压,销路不畅,存货周转不畅。导致存货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而且,由于企业的上下游商业伙伴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营举步维艰,市场整体状况非常不好,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相互拖欠货款已是普遍现象,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坏账比例不断增大,现金短缺,资金的流动性出现较大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特别是很多外向型中小型企业更是面临破产。

2、金融危机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良好的资金运转循环是企业的血液,而合理的筹资则是企业间歇性的输血机制,在企业内部资金链暂时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部筹资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困难境地,因此。筹资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的筹资渠道不外乎两个,银行借款和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由于限制较多因此企业使用几率并不高。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相对保守和封闭,中国的金融机构直接的对外金融交往并不多,没有大量持有美国的金融资产,包括次级债、“两房”担保和发行的债券,以及破产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等。但是危机爆发以后,中国部分金融机构入股了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多数金融机构开始紧缩房贷,企业向银行借款比较困难。同时,股票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持续低迷。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但是这只能暂缓股市的下跌,投资者的信心暂时还不能完善恢复,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已严重减弱,企业则又少了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应对金融危机

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本文认为企业可以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三个角度,加强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1、经营活动应对策略

(1)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管理,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提高应收款周转速度。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风险预警预报,采取必要的保险或再保险办法,降低坏账比例。

(2)严格控制企业成本,是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各项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的约束力。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精细管理,推进挖潜增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水平。

(3)针对存货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必须集中精力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

2、筹资活动策略

(1)企业需要重新审定合作银行,并对各个银行的业务量做出相应的调整,尽量压缩财务成本。同时要广开财路,宁可资金管理麻烦一点也要根据业务的需要多找一两家合作银行以做备用。企业集团应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继续强化资金统一调拨意识,在非危机状态下也要建立应对危机的机制,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挑战。

(2)企业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和采用各种筹资方式所筹集的资本。由于具体的属性、期限、范围和机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类型,进而不同类型资本的结合,就构成具体的筹资组合。企业应当努力找到适合本企业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合理安排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实现筹资的最佳资本结构,是企业的筹资成本最低,同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实现最佳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在金融危机下,企业还要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负债水平,往往伴随着高负债风险。负债水平偏高,容易造成企业筹资困难、偿债压力大。财务费用高,不利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因此,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不但是企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

3、投资活动应对策略

首先。企业应当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流动性是资金效益性和安全性的源泉和保障,如果资金没有流动性,那么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也就无从谈起。资金的流动性是企业进行投资的基础条件,可以有效防止投资活动风险拖垮企业的整条资金链。其次,在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基础上,公司还应该在配套资金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投资,尽量不要超出资金所能允许的范围。

应该看到,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还带来的一定的机遇。美国为了挽救一些企业,可能会降低国际资本进入的门槛,从而吸引国际资本来缓解资本匮乏的危机。我国企业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在充分分析风险收益的情况下,通过兼并收购国外企业获得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更大规模的发展机会。

四、结论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过去,甚至其已经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正逐渐演变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下倒闭的企业多数是因为财务管理不善,企业资金链突然断裂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加强财务管理,理清对资金运动的管理,保证企业资金的顺畅运转,是当前企业应对“寒冬”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丽霖,《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财务应对》,技术与市场,2009,3

[2]党凯飞,《金融危机中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经济视角,2009.3

[3]冯玲娟,《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经营管理者,2009,4

[4]付春雨,《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2

[5]金焱敏,《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

[6]吴赛群,《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

上一篇:Excel(电子表格)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 下一篇: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