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声何去

时间:2022-05-07 07:46:25

千百年来,侗族大歌通过歌队和歌师传承至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技术不断创新,侗族也走出西南群山为全国人民所熟知。但经济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也使侗族大歌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说的是位于西南群山之中的贵州省。贵州省有着独一无二的绝美景色,而侗族大歌就是这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称作“噶老”,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它需要三人以上组成歌班才能演唱,在侗族的传统节日“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或者农闲时节,侗族儿女就会在鼓楼通宵达旦地表演。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与贵州本地的文化瑰宝,也得到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的认可,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也是扎根于属于它们的那片土地。只有西北那宽广无垠的黄土高坡才能孕育出粗犷的陕北民歌,你侬我侬的昆曲和越剧也只有性情婉转的江浙人才能唱出口,而离开黑土地的二人转似乎也不再是在土炕边唱出的那种味道。侗族大歌同样有着属于养育它的山水。

侗族主要聚居于我国西南的东缘,位于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的交汇处。在这一区域有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等,地形以“九山半水半分田”为主,侗族人民的生活空间相对闭塞。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又使得这一地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村落周围的榕树随处可见,处处都是鸟语花香,林涛阵阵,生活在其中的侗族人民对周围大自然产生的声音的模仿就是侗族大歌最初的音乐雏态。

除了上天赐予的自然环境以外,侗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是侗族出现的重要基础。侗族人民提倡“以饭养身,以歌养心”,和众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一样,在侗乡人们的生活中,歌声随处都能听到。年轻人相知相恋可以通过唱歌;老年人则可以通过歌唱叙旧;稻谷丰收的季节,人们和歌而庆;农忙时节歌队成员又因大歌而成为相互帮扶的对象;不同村寨之间歌队的交流将他们拉入到了更大的交流空间中。侗族的鼓楼为侗族大歌的演唱提供了场所,它对侗族大歌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如民间谚语所讲:“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和花轿”。正是这些侗族地区特有的地理和文化特征孕育了侗族大歌这―文化瑰宝。

千百年来,侗族大歌通过歌队和歌师传承至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技术不断创新,侗族也走出西南群山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蝉之歌》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2011年更是登上了春晚的舞台,电视的传播力量让侗族大歌大放光彩。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济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也使侗族大歌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经济发展和传媒技术让侗乡人们看到了外面色彩斑斓的世界,也给了他们融入新世界的机会。这对侗族大歌所依赖的生存机制是致命的。越来越多的侗族青年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进城打工而不愿回乡,这就使得侗族大歌的歌队形式无法为继,女性歌队也因此失去了对歌的动力。而由于现代传媒复制技术的发展,以往由歌师心口相传的传统也日渐稀少。更为重要的是,在侗乡人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了问题,更多的人会认为现代文化高于本民族文化,在同汉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身上的民族印记越来越模糊。

无独有偶。我国许多地方文化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双面影响。拿同样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彝族“海菜腔”来说,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海菜腔”演员走向央视大舞台,甚至随着《花腰新娘》走上大荧屏,但是这依旧没有摆脱无人学歌的尴尬境地。

如何在现代文明中使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屹立不倒已不是单个现象。就侗族大歌而言,目前它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依靠旅游项目的民俗展示。但是这种商业化的舞台表演将侗族大歌同它最初的根脉剥离开来,不再是原有的样貌。

在这些舞台表演中,组织者和表演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在他们眼中,大歌表演只是一种职业,而并非是一种传统艺术。此时的大歌已经沦为没有灵魂的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侗族大歌的发展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环节。如何解决商业演出和原有艺术传承之间的关系,已是侗族大歌必须面对的问题。

上一篇:金家岭速度考 下一篇:做记者是不是真的那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