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5-07 02:07:44

公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与探讨

摘要:公路施工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文章主要讨论了在施工建设中的施工人员、工程材料、机械设备、方法与环境等五种因素,讨论了每一种因素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做好相应质量控制工作的对策,并作简单分析与概述。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一,前言

公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就是为了完成所期望的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最终结果,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最终要求。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低劣必然导致投资失败。因此,质量控制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也就是要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之后质量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是施工人员、工程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要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就必须要做好施工建设中质量控制的工作。

二.公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对策

(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人员的具体安排,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做到清楚施工。

施工过程中,领导者和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者在施工过程中起着领导全局,监督工程质量,发挥下属积极性的重要作用。操作人员,是施工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都会影响操作结果。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执行质量奖惩措施,质量奖惩实行不是目的而是质量创优的手段,通过奖惩措施制定和执行,能够树立和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鞭策和警示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预防控制为主、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企业效益的观念。

(二)把好材料质量观,加强对材料的控制与检测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材料是工程施工必须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就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那一定会影响工程进程,或导致工程质量肯定不符合标准。在这一环节中,尤其要注意对采购人员和供货厂家的选择。采购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影响着材料的来源地,由于采购人员素质低下,没有对原材料的质量有效控制,而是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而供货厂家的信誉保证将影响着材料质量的优劣,个别企业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质量隐患。

实施材料质量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要进行市场调研,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二是要认真挑选优秀的采购人员;三是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四是要加强对主要原材料的检测控制,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试验检测、加工安装的工序监控,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工序。

(三)规范操作程序,维护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正确熟练操作机械设备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而,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条件、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结构的形式、建筑技术、经济等一系列的因素综合分析、考虑,这样最终才能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另外,施工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积极、准时的做好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首先要考虑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及维修难易、能源消耗,以及安全、灵活等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在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质量水准。先进的施工设备、分析仪器、质量检测仪器,完善的评估程序和科学的评估方法,这些都能保证施工质量得到科学有效的监控。其次是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影响工程质量。过多会导致资源的积压,从而增加经济负担,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过少则会影响进度,而最优的机械设备数量需要前期的合理计划和安排。再者是所用施工机械设备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一致性,是否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都对工程项目质量起保证作用。

(四)提供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是指工程建设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工艺流程等。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工序是否正确,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到,就会耽误施工的进度,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制定、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从工程实际情况中出发,对技术、工艺、管理、组织、操作、经济等环节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合理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很多工程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得不偿失。而对施工方案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能做到切实可行。

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是加强现场工序管理,合理安排工序顺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规范要求,在拌合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及时清理并运走沥青路面接头、整边、切边的沥青废料,减小边坡及路肩上被沥青废料污染的可能性。

(五)综合分析环境条件,制定合理控制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复杂而又多变,有工程客观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劳动环境等。如上前一道工序就是后一道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切实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尤其注意在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的时候,特别是在水下工程、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及高空作业的时候,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季性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不利气候的影响。并且要健全、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做到文明施工,要注重对施工环境的维护。

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涉及范围较广,在制定控制方案、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特征制定冬季、雨季施工技术方案。

三,结语

提高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做好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工程材料的监督,保证材料的优质;采用更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加快施工进程;加强对施工方法和环境条件的管理,应对好各种突发状况。

上一篇: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计算机系统集成中的线路布置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