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5-07 01:48:29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本质,小学科学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良好素质。要想让小学科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更加高效。教师不仅要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上下工夫,更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兴趣;教学设计;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一门科学课程。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良好素质。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其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学好小学科学的重要途径。而有效的激趣,是探究的开始。那么教师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有效呢?我认为教师既要注重教学设计,又要注意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

一、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技巧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教师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影响教师及学生在上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设计中的一些技巧。

1.教学设计的目标要具有明确性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个道理在学科课堂也是适用的。任何一节课都有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小学科学的目标能否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很重要。如学习《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小台灯的亮与灭和发现点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探究电这种能量是什么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在目标设计上只是为了知道电是一种能量,学生不会更多地将兴趣放在课堂上。

2.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生的目前状况是什么。第二个环节是我们上好此课的目标是什么。第三个环节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第四个环节是我们最终的结果如何,即我们可能有怎样的结果,如何去评价。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也要遵循这样的过程,我们教师也只有注意这样的过程,才能达到教学实效,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要注意几个点。

(1)摸清学生的学情。科学学习并非像想象的那样,每个学生都很有兴趣,和探究热情。为此我们要在摸清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去设计教学过程。如,在《认识液体》时,我们就固体向液体的转化上去探究问题,这样学生就对液体有了一定的区分,而不是简单的认识。

(2)设计有探究性的活动。如,在《解释》一课中,让学生去探究“苹果为什么会烂”。教师只选择一个主题,出示一个苹果,让学生对这一个苹果进行研究,从多个层面对它作出解释,这个探究活动的效果会好得多。

(3)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科学的方法在于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只有教师注重引导,不断渗透这样的思维,学生才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孩子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敢于质疑,细致地观察,实事求是地汇报实验结果等的科学态度。

(4)注重评价。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情况的有效反馈。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也需要及时得到评价反馈。

3.掌握教学设计的技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学过程也是这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教学中无疑是有一些可以通用的技巧。如,实验演示,生活化展示等等。作为科学课,选择的教学内容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研究。脱离生活经验的研究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教学《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去观察自己身边植物的种种传播,如蒲公英的种子靠风传播,一些植物靠其他动物去传播。

二、注重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并非所有的兴趣都是好的。有一个学生由于喜欢信息技术课,而对网游产生了兴趣,每天都偷偷地去网吧。让教师、家长都苦不堪言。所以兴趣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有可能走上歧途。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1.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实验这种直观的方式最感兴趣。甚至学生会因为这样的爱好和志趣,而勤奋和百折不挠。现在的教材也加大了科学实验的内容,动手和观察实验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实验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更强烈,也更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在观察与实验中,让学生亲自去探究科学的奥秘,感知科学的神奇,成为学生再学习的动力。所以,探究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是有趣的,同时也是乏味的。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学生去想象,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是有难度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借助科学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走进了小学的课堂。多媒体技术能将科学的无声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让科学实验演示无法达到的效果都展示出来。这使得教学信息,科学的死角都能显现出来。让学生能更直观、生动的感知科学事物,促进了学生理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想让小学科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更加高效。教师不仅要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上下工夫,更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尚丽娟.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J].才智,2011(33).

[2]周振宇.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2(07).

[3]丁振伟.小学科技教育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作业质量 下一篇:激活 优化 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