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寻找失落的幸福

时间:2022-05-07 12:14:53

如今,中国尽管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但国民的幸福感并没有与日俱增。2010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

为什么会这样?幸福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寻找失落已久的幸福?近年来,一门以“幸福”为主题、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该课讲师本·沙哈尔用平实易懂的方式,教学生们如何实现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

哈佛“幸福课”对当代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处在人生和事业的转折期,如何过得幸福快乐至关重要。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幸福课”,找出自己不快乐的根源,找到实现幸福快乐的方法,让每一个人可以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哈佛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其商学院案例教学也盛名远播。在世界各报刊以及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哈佛大学经常排世界第一。然而,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如今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不是曾经的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幸福课”。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 Shahar)的博士。在“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引导他的学生,如何挖掘生命中看似平常的东西,实现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

富有者的不幸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这是令当代许多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如今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事实上,许多国家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 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

美国“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在2005-2009年间,访问了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的数千名民众,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评价,并对“是否有足够的休息、能否受到尊重、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有益的休闲”等问题进行回答。研究者据此进行“幸福排名”,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位列125位,香港排名81。

国内与幸福感相关的调查近些年也层出不穷。2010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各项调查和更多人的直观感受是:焦虑、无奈、惶恐、压力、缺乏安全感正成为不同阶层人们普遍的处境和情绪,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境和情绪中,很难被认为是幸福的。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沈模卫表示,经济发展与幸福感提升形成的“幸福悖论”,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穆思想研究专家陈勇,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何晓明也认为,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与财富无关的因素,例如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婚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与个人对生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

据报道,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原因——

老爱比较 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的积极心态。

不知道奉献 研究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累。

不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相互不信任 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零。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当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些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人们的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相结合

生活像一个怪圈,人生都被圈起来了。

上一篇:蔬菜中的谷氨酸有助降低血压等4则 下一篇:撞背提阳气夏季最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