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6 11:33:32

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进展型脑梗塞采用纤溶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所治疗的43例进展型脑梗塞患者,将他们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一组命名为纤溶酶组,另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对纤溶酶组的22例进展型脑梗塞患者在利用纤溶酶注射治疗,外加正常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的21例患者则只日常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一个星期和半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纤溶酶组的22例患者中有相关临床病症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的21例进展型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有明显的疗效。结论:在对进展型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纤溶酶注射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纤溶酶;进展型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

进展型脑梗塞在发病6小时之内是治疗的最佳阶段,在病情发生后,进展型脑梗塞会呈现出阶段式病情加重的临床症状,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大部分在发病初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本院为探寻治疗进展行脑梗塞病症的有效方式,以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所治疗的43例脑梗塞患者为例,对其分组分别采用纤溶酶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相对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将自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3名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纤溶酶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小组,纤溶酶组患者人数为22人,对照组的患者人数为21人。这43名患者之中,27名为男性患者,年龄在45-77岁之间不等,16名为女性患者,年龄在50岁到71岁之间不等,患者进入我院是患病时间均超过6个小时但是在36小时之内。其中,纤溶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8名;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8名,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 临床诊断

进展型脑梗塞的患者一般出现在年龄较高的人群当中,患者大多数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在进展型脑梗塞发病的初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NIHSS评分增高。通过头颅CT检查,排除患者出血转化可能,有时表现为脑梗塞低密度影逐渐扩大。患者血糖和血浆纤维蛋白水平明显增高,血浆水平大于200umol/L,CSF谷氨酸水平大于8.2mol/L,血浆铁蛋白水平高于285ng/ml。

1.2.2 治疗方式

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全部进行统一的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并且通过对其相关并发症的对症治疗使得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得到改善,让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然后,对纤溶酶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酶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具体过程治疗方法如下:第一天采用纤溶酶针100U溶于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其后每天200U溶于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而针对对照组的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粥样斑块、控制血压、血糖和脑细胞保护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以一个疗程为观察期,一个疗程为10天。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首先,两组患者均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神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其次,分别评定以上两组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10天)之后,判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实验数中的据皆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通过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纤溶酶组的2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治疗基本痊愈,痊愈率为40.91%,11例患者有所好转,治疗有效率为50%,2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9.09%;对照组的21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治疗基本痊愈,痊愈率为33.33%,9例患者有所好转,治疗有效率为42.86%,5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23.81%;纤溶酶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6.19%。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纤溶酶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可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表

P

3讨论

进展型脑梗塞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损伤虽经临床治疗但仍呈渐进性和阶梯式加重,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恶化。进展型脑梗塞大部分情况下发生在发病后六个小时到一个星期之内,并且这一类病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属于医学上比较难攻克的脑血管类疾病,并且在当前的疗伤水平和条件下,还没有相对完善和有效的手段方法对进展型脑梗塞这一病症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进展型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没有确切的论断。目前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大脑和身体两个因素。主要因素是脑血管狭窄没有再通、血栓恶化或重新形成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再灌注损伤、颈内动脉闭塞或再梗死、血栓复发以及癫痫等引起的梗塞面积扩大、缺血半暗带扩张、高血糖或糖尿病、高血压或低血压、高粘滞血症、心脏和肺部疾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全身性感染、药物影响等。

在临床上对于进展型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首先,降纤方式的治疗,这样的治疗方式是在于降低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的水平;其次,抗凝,为的是加强患者的侧支循环,缓解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第三,溶栓,溶栓的最佳时机是在患者患病的十二个小时之内,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患者残疾或死亡率的方法;第四,运用脱水疗法控制患者脑颅内的压力,保持患者颅内的压力和容积的稳定;第五,采取用神经保护剂,来加强在治疗中对患者的溶栓效果。

通过本组调查的结果显示以及临床证明,纤溶酶在治疗进展型脑梗塞方面相对于普通的常规治疗,具有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纤维蛋白溶酶原是一种抗凝纤药物,它通过萃取白眉蛇毒后而获得,可以对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产生直接的作用,溶栓效果明显,而且具有对患者缘由已经形成的血栓依然有作用,并且与平均抗凝药的纤维蛋白特异性更加强的优点,很难发生过度纤溶,不仅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具有溶解作用,而且在患者使用过程中能抑制新的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血液的粘稠度,防止阻塞的再次发生。

3.结语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使用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另外,也应该积极寻求探索更为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进展型脑梗塞患者开展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痛,攻克这一医学难题。

参考文献:

[1].李健,纪娟,沈鑫.纤溶酶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04.

[2].王建,王庆松.纤溶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上一篇: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中应用超声... 下一篇: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应用与上腹部手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