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陆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互动设计

时间:2022-05-06 10:13:20

论大陆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互动设计

摘 要:自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提出“书籍五感”的设计概念以来,大陆的书籍设计师们逐步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并由此实现了书籍设计由平面装饰到立体建构的飞跃。但是在大陆书籍设计追求“五感”效果的同时也产生了过度装帧、忽视使用功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书籍设计中的互动设计,试图探求一种适度、有效的书籍设计方式。

关键词:书籍设计;适度;互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79-01

一、书籍互动设计的研究背景

大陆书籍设计的一大进步就是对书籍认识的深化:“今天的书籍装帧已不单局限于封面钉装和版式编排,而更是内容与形式的整合,达至艺术创作的境界”当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注视着今天被书籍设计师以“构造学”的角度去诠释的书本时,不得不将书籍媒体与其他各种新兴媒体做比较。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购买、阅读图书的概率逐年下降,与此相对的是网络等电子媒体的飞速发展、大受追捧。面对来自于各种媒介视听感官的挑战,书籍设计不得不再一次面临深化认识、突破观念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问题。

杉浦康平先生“书籍五感”设计概念的提出,为书籍提供了一个可以与电子媒体抗衡的契机:通过设计书籍也可以“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但在当下,设计师错误解读“书籍五感”后,在实施设计的过程中不加节制、过于浪费的做法在大陆书籍设计界成为普遍情况。伴随这一情况的蔓延与扩大,大陆书装业又面临了更为严峻的形式:书本设计在过度追求技术与材料时忽视了基本的阅读功能。

由近些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所提倡的“集约”型路线、以及部分商家已经开始贯彻实施的“绿色包装”理念都可以预见:作为书籍的一种“包装”,合理、适度的设计才是适应市场、满足社会需求的首选,而书籍的互动设计正是探讨如何贯彻执行这样的设计定位。

二、何谓书籍互动设计

“互动”一词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书籍设计中,“书籍五感”也与读者产生了互动:设计师在全面把握书籍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对书籍整体形态的设计达到满足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综合感官的效果,并由此唤起读者的阅读趣味,达到书与人之间的互动,但本文所论述的“互动设计”则是特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将读者的参与行为也纳入到设计构思中,激发读者在阅读过程执行某些具体的行动:例如在书籍设计的引导下需要读者实施剪裁、折叠、刮擦、拼合等行为,是以触觉为出发点最终唤起读者多重感官体验的互动,书籍互动设计与“五感”体验既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大陆书籍设计中的互动设计

(一)大陆书籍互动设计的起源

书籍中的互动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在中国传承已久的线装书上。线装书多装帧朴素大方,内页版式稀疏有致,内容清晰易读,页面中恰到好处的留白还可以促使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标明重点或写下自己的观点看法,“批注”曾经是国人读书的一个重要习惯。分析这种阅读习惯背后的原因,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书籍设计中的某些环节可以促使读者与书本进行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交流是有利于书本信息传达与书本内容记忆的。中国延续已久的线装书中就潜藏着读者与书本的互动,是为书籍互动设计的起源。

(二)互动设计在大陆书籍中的应用

1.新颖的书籍形态。什么样的书籍形态会使人耳目一新,并唤起强烈的阅读愿望?――颠覆人们脑海中既定的书籍常态是部分采用互动设计的书籍给出的答卷。工序复杂、缺乏实用价值且价格不菲的异形书多为读者诟病。新颖的书籍形态建立在具有实用功能、不造成浪费且价格合理并能够切实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基础上,这样的书籍设计是受读者欢迎的。

2.有趣的阅读过程。当享受和舒服成为当今消费社会的重要特点时,市场就召唤带有欣赏、游戏、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品,而作为商品中的一员,书籍也同样需要具有这些功能。贯彻互动设计理念的书籍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起读者的参与行为。

3.自主的阅读选择。在消费社会中,实现自身自主性是消费的重要性质,因此让读者具有一定自主选择也成为书籍设计与时俱进的标志。一些贯彻互动设计思想的书籍往往将读者的个人阅读喜好也纳入到了设计构思中。阅读这样的书,读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最适应自己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单一选择、被动接受的阅读方式有较大差异。

四、结语

多样的材料选择、先进的装帧技术都是提升书籍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书籍的设计却不能因为过于依赖材料和技术而导致设计本身空洞无物。如果一本书脱离了奢华的外表、没有了繁琐的工序也依然可以凭借巧妙的设计让人乐于捧读,那么这样的书籍设计才能顺应时展、满足大众需求的,而书籍的互动设计正是探索、研究这样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吕敬人.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客家民俗艺术符号产生的条件分析 下一篇:以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的活化塑造美丽湖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