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ERP-U861薪资管理系统操作常见问题解析

时间:2022-05-06 07:52:48

用友ERP-U861薪资管理系统操作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 随着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用友ERP-U8软件已成为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之首选。除使用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外,应用薪资管理等模块的单位也在不断增加。本文根据多年应用与讲授用友ERP软件的经验,以用友ERP-U861薪资管理系统操作为例,从薪资管理系统操作的主要知识点出发,针对薪资管理系统操作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现象予以解析与探讨。

【关键词】 用友ERP-U861;薪资管理;常见问题;解析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用友ERP-U8软件不仅已成为国内诸多企事业单位之首选,而且除使用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外,应用薪资管理等模块的企业也在成倍地增长。薪资管理系统的功能可概括为以职工个人薪资原始数据为基础,计算应发工资、扣款小计和实发工资并进行其他相关处理。具体内容包括:工资类别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薪资数据管理、账薄管理和薪资报表管理。其操作又分为薪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月末处理三个阶段。当然,在学习和使用用友ERP-U8薪资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问题。

一、薪资系统初始化常见错误

假设XXX单位工资分为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计件工资)两个工资类别,进行扣零处理、所得税处理,在中国工商银行工资。

现象1:建立工资账套后,没有工资类别菜单,无法新建工资类别,如图1所示。

[主要原因] 建工资账套时,将工资类别错选为单个。

[分析] 本单位只有一个工资类别时,根本不需要再进行分类,故不出现工资类别。

[解决方案] 重建工资账套,注意将工资类别选为多个即可。

现象2:进行工资项目设置时,名称参照为空,如图2所示。

[主要原因] 打开具体工资类别前没有进行所有类别工资项目的设置。

[分析] 具体类别工资项目来源于关闭工资类别时所设的工资项目,若直接打开某类工资类别进行工资项目设置,可供选择的工资项目“源”是空的。

[解决方案] 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关闭工资类别;其次,将各类工资所涉及到的所有不同的工资项目设置完毕;最后,再打开具体工资类别进行工资项目设置。

现象3:工资项目设置后,无法进行公式设置。

[主要原因] 当前打开的工资类别中尚无人员档案。

[分析] 公式主要用于工资表中项目的计算,无人员档案时无法进行公式计算。

[解决方案] 先增加该类工资中的“人员档案”,再进行该类工资的“工资项目设置”。

现象4:增加某类工资的人员档案时,无法添加基础设置中已有的人员, 如图3所示。

[主要原因]

(1)操作员身份不对;

(2)要增加的人员不在现有工资类别中,如:生产人员不应出现在管理人员工资类别中。

[分析]

(1)一般人员无权决定该给何人发放工资,因此,增加某类工资的人员档案时须以账套主管的身份进行操作。

(2)属计件工资的人员档案录入时没选选项“计件工资”,如图4所示。

[解决方案]

(1)将操作员更换为账套主管即可。

(2)修改计件工资人员档案,在图6中选择选项“计件工资”。

二、业务处理时常见错误

现象1: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明显错误。

[主要原因]

(1)个人所得税基数有误,系统默认个人所得税基数为800元。

(2)个人所得税基数修改后,没有到工资变动中重新进行工资计算与汇总。

(3)个人所得税对应的工资项目(扣税基础)不对。

[分析]

(1)没有修改系统默认个人所得税基数。系统默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00元,与2008年3 月1日起在我国执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 000元不符。

(2)个人所得税基数修改后,如果不回到工资变动中重新进行工资计算与汇总,所看到的工资表的数据仍是未修改前的数据。

[解决方案] 执行“业务处理”中的“扣缴所得税”并确定后,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窗口,单击“税率”按钮,出现如图5所示窗口。先修改个人所得税基数为2000后,再回到工资变动中重新进行工资计算与汇总。

现象2:扣款合计金额明显错误。

[主要原因] 增加应扣的工资项目(如:缺勤扣款)时增减项误为“增项”。

[分析] 增加应扣的工资项目时增减项使用了默认值“增项”。

[解决方案] 将增减项有误的应扣工资项目予以更正,如图6所示。

现象3:银行一览表出现空白,如图7所示。

[主要原因]

(1)输入发工资人员档案时,没选择开户银行和账户。

(2)所选银行与人员档案中的开户银行不符。

[分析]

(1)不在银行开户,就意味着工资不是银行,当然不能生成相关文件。

(2)如图8所示,将银行选错。在所选银行没有账户, 必然导致银行一览表空白。

[解决方案]

(1)在图4所示的人员档案明细中修改人员档案并补填其银行和账号信息;

(2)在图8中,重新选择工资所在的银行。

三、工资分摊时常见错误

现象1:工资分摊时,不出现数据,如图9所示。

[主要原因] 人员类别没选对,特别是人员类别无分类时极易出现此种情形。

[分析] 现有工资类别中所有人员均已属于某类人员,所以,在将“人员类别”误为无类别或非在职人员时根本没有人员的工资可分摊。

[解决方案] 在图10所示的“分摊构成设置窗口”中,将人员类别选为“在职人员”或各部门相对应的类别。

现象2:工资分摊时,应付工资一览表的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均为空,如图11所示。

[主要原因] 在工资分摊窗口没选“明细到工资项目”。

[分析] 在不要求工资分摊明细到工资项目的前提下,工资分摊时各科目的借/贷方余额只能由用户重新输入,如图11所示。

[解决方案] 如图12所示,在工资分摊窗口选择 √明细到工资项目。

现象3:工资分摊制单时,按辅助项生成的凭证有多页,不直观。

[主要原因] 点制单按钮前,没选“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

[分析] 在不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的前提下,工资分摊的凭证将根据不同的辅助项目按借贷金额显示,凭证显得较乱。

[解决方案] 图11中,点“制单”按钮前,选√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

现象4:本月各类工资分摊太烦琐,每类工资均需生成银行格式文件。

[主要原因] 工资分摊前, 没有将本单位各类工资汇总。

[分析] 本单位若有多类工资,工资分摊设置及分摊过程相似,不必做重复性工作,应针对各类工资的总额进行一次性的工资分摊。

[解决方案] 利用用友ERP-U861中的“汇总工资类别”功能,先将各类别工资汇总形成一个新工资类别――汇总工资类别,再对汇总工资类别进行工资分摊,最后只需生成一份银行格式文件。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新玲,汪刚主编.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用友ERP-U861),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上一篇:试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及执行中应处理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