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时间:2022-05-06 07:10:38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决定了学生与各种教学因素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与学生、教材与学生、教学手段方法与学生、教学评价与学生等等。教师正是通过调整教学中的各方面关系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和处理好上述各方面关系,使学生发展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现就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要善于因人施教,帮助学生时做到耐心、细心、有信心、多肯定、多褒奖。让每一位学生满怀希望步入课堂,又满载着收获走出教室,让内心那一份涌动着的情感,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学过程中,我时常采用“故事、游戏、竞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例如,在教学数数是,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主要环节的:课始,老师设计如下动画:(用演示)在绿草如茵的森林里,小动物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旁。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正式开始,只听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是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这样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游戏、竞赛等吸引学生,常能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乐学。

二、优化氛围,激励探索

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的功能。教学中,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和能力,不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使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都能够抬起头来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共同尝试成功的喜悦。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课前让每人准备了10个纽扣和10个盘子(纸模)。在课堂上进行分纽扣的游戏,游戏首先要求每个盘子里放得纽扣要同样多,问学生可以放几盘。学生操作很顺利,很快得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如每盘放2个,可以放5盘……)接着要求:如果每盘放3个或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很快动手分了,可是分的结果却出现了新情况,分不完。每盘放3个,放3盘,还剩1个;每盘放4个,放2盘还剩2个。学生第一次遇到分不完,心里有疑惑,到低是自己分错了,还是怎样?心里很着急,都很想知道原因。我抓住时机引导:“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学生都说分不完,这时我紧扣问题板书:“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从操作“分不完”一下子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个体参与了“有余数的除法”这个概念形成过程。理解得透彻,学得扎实,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

三、多向交往,促进参与

课堂教学是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教师的座位排列一律是横成行,竖成列“秧田式”,为适合讨论交流,我想办法打破了这样的传统。教学中,我有时把座位排成了“马蹄形”,有时排成“蜂窝状”,有时围成了“半圆”或“圆”形。上课时,我来到学生中间,或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做学生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或做学生的向导,适时地给学生指路。学生可以自学,可以相互讨论、辩论,还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更让学生兴奋的是,我打破先举手后发言的常规,鼓励学生勇敢地站起来,想说就说,想问就问,想议就议。座位重坐,不仅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感情亲了,信息交流的渠道畅了,更重要的还在于将生动活泼还给了学生,把民主和谐的气氛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四、民主评价,激励进取

民主评价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堂课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讨论、发言,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配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尽量少讲,做到学生能说的,老师不先说,不重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包办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不作铺垫。实行民主评价,让学生参与成绩评定,使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对事、对人、对己的正确观点、态度和行为。

例如,《百分数的应用——复习课》中,学生复习了利率、成数、折扣的概念后,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自编有关利率、成数、折扣的应用题并计算,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编的题,上台的同学汇报自己所编的题,马上接着问下面的同学:“你们认为我编的题怎么样?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下面的同学纷纷兴奋地举起了手,有的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有的问:“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还有的说:“你的表现很出色!”……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主体地位就会得到充分的体现,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上一篇:突显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音美结合彰显美术课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