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业务上的“软”

时间:2022-05-06 06:15:21

如何实现业务上的“软”

如何实现业务上的“软”,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IT技术,概括地说主要有四点:一是整体软件架构上要分层,二是采用可快速构建IT系统的技术,三是软件要可管理可控制,四是软件要尽可能的商业复用。非常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普元EOS平台。 ――安徽电信 江义杰

首先来说架构分层,一般来说分层是简化问题比较好的手段,软件分层的目的同TCP/IP协议一样,试图通过分层将业务变化对系统的冲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普元EOS实现了逻辑层、展现层、数据层的分离,并通过XML总线互相通讯,隔离业务与技术的变化,形成一个高内聚、松耦合系统,从而能够满足系统业务流程根据业务需要快速进行调整的要求。

接着说快速构建,IT发展的规律是编程人员用来实现业务逻辑的东西,显然粒度越大,构建系统的速度就越快,应该说普元面向构件的图形化编程方式给了我们除EJB之外一个更好的选择,在加上普元已经积累的丰富的构件库,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一种可以快速构建IT系统的技术。

然后说可管理可控制,传统的软件方式,如果是代码层面出了问题,跟踪和发现问题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梳理程序,还难以解决问题,而普元EOS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图形化的构件管理工具,每个构件的运行的频次、执行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可以运用2/8原则,对最常使用的构件进行优化,就能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硬件投资,降低了后续系统的维护投入。

最后说一下复用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传统层面的复用,我想谈的是中国软件在商业层面上的复用。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能会感受到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因此一定要慎重选择开发商,坚持与开发商之间长期合作,互利互惠。

同样软件开发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开发的东西总是难以令客户满意,时间一长就亏本。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说没有寻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复用模式,导致软件开发成本和软件规模同步上升,而不是象其它行业一旦规模上去了,成本会大幅下降。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我个人有两点看法,一是中国没有美国那么成熟的商业环境,美国一个软件企业的套装软件可以适于很多企业使用,但是中国不行,因为中国整个环境离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距离;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历史太长,小农意识潜移默化,总想什么都自己做,最终是什么都做了,但都做不好。

适合中国自己的商业上的复用如何做?可以借助一下浪潮集团近几年提出的631思路,即60%通用化、30%行业化、10%个性化,这次工程这60%的东西我们就直接选择了普元,剩下40%我们选择了本地的一家开发商科大恒星。正因为我们选择了普元,至少首先这通用化的60分就拿到手了,肯定能及格,加上恒星和普元的通力合作,30%行业化问题,我们通过在普元的通用工作流基础上又封装了一层特定于电信行业的业务化流程定制平台解决了服务保障系统30%行业化的问题。这个业务化流程定制平台针对任何一个电信运营商都是可以复用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这个行业化我们至少能算25分,然后才是安徽电信一些个性化的东西,也算5分,应该说这个系统的建设,我们是非常满意的,可以给90分。遗憾的是我们还有很多应用开发商,仍然是100分的东西都想自己做,尽管很努力,却常常不及格,我相信其它行业在企业信息化进展中,这种现象应该也不少。如果说““业务需求和关键技术上找到了平衡点”、“快”、“灵动”、“架构分层”、“快速构建程序”、“可管理可控制”、“商业级别的复用”,这些业务和技术上的一些创新思路和理念如果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或者重要性的话,我想是我们安徽电信和普元软件一起在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电信行业软件的一些方法论和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一些能够互利双赢、共同成长的契合点,应该能够对下一步行业软件的发展有所启示。

上一篇:苹果WWDC2007大会:新品迭出 下一篇:餐饮连锁帝国的IT平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