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05 11:44:35

浅析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公路事业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道路主体工程的路基路面,其综合稳定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本文根据路基路面施工的原则,对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作出分析与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Pick to: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road enterpris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body engineering of road subgrade pavement, its comprehensive stability technology also get great progres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oadbe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road engineering of subgrad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mak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r peer reference.

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The subgrade pavemen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成绩显著,然而随着车流量的增大,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工程的要求指标也日渐提高。对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都要相应提高。

一、路基路面施工的原则

众所周知,在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路基路面的施工都应该遵循防治结合并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坚持预防性控制,并在出现病害时及时修补。而其施工控制工作应分两种:预防性控制和修复性控制。预防性控制工作旨在保护路基路面并减小路基路面质量下降速度,修复性控制工作旨在修复特定的路基路面破坏或损坏区域。及时的预防性控制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损坏的时间。而一旦该施工控制没有做好,则会增加缺陷数量并增大其严重程度,以致在改建时修补费用增加,缩短罩面与改建之间的时间间隔,因而显著增加路基路面寿命周期费用。为了降低路基路面的控制成本,提高路基路面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预防性控制技术,提高路基路面的施工控制水平。预防性控制措施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承包方针对不同的路况所用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性控制计划应该包括整个路基路面施工的全过程。总之,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路基路面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以后再来进行修复性的控制工作,虽然也是有效的,但是毕竟就落了下乘,而且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控制方法,只有在其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才是对路基路面施工进行科学控制的根本所在。

二、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的填筑

填筑前先要做好路床的清理,清理干净路基范围内的树头、树根、杂草、腐植土、软土淤泥以及垃圾等,树穴、厕穴宜采用砂砾回填,然后要注意土质,尽量选用塑脂

2.路基的防护

地层平衡状态被修筑的路基打破,路基由此需要承受地层改变后的应力,再加上各种自然因素对路基侵蚀损坏,因此需要对路基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对坡面采取防护措施,是为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造成岩土风化剥落,维持与环境的协调,目前普遍使用石砌防护,针对不同的路基坡面实行不同的护坡,路堤边坡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路堑边坡使用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在路堑边坡中,对易风化破破裂的岩石边坡采取喷射纤维混凝土、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锚杆挂铁丝网的保护措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由于混凝土与石砌圬工防护坡造价高、耐久性不够且对周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既能起到保护效果且持续时间久又能美化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的草型护坡逐渐开始兴起。

3.路基压实度控制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碾压机具和方法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填料性质和要求达到的密实度,选用和配置碾压机具。然后根据机具性能,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土的松铺厚度,在碾压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将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根据气候情况确定),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一遍。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当压实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 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4.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路基排水。为防止和控制路基受水侵害而设置的拦截引排地表水(降水及雨雪形成的地面径流)及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及层间水等)的系统。路基排水的任务是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含水量降到工程容许范围内以保证路基稳定的工作状态;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

三、路面施工技术

1.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怎样控制路面的平整度,不同的基层要区分对待,稳定的石灰土当作底基层,其比较容易控制平整度,可以通过平地机刮平到合格的平整度,对于石灰土当作底基层,其对平整度的要求一般较低;然而,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比石灰土难控制,要求也要高一些。同时,水泥对碎石面层的平整度影响也较大,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水泥类稳定材料,如石灰、石灰土或粉煤灰等稳定类材料的施工时对压实要求不严,施工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的影响很大,控制不好终压时间就会受影响,因此水泥类稳定材料往往接头很多,影响其平整度,我们一般采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其初凝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到27分钟,这样就能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当摊铺宽度较宽时,布料器转速较快,这样容易造成两侧混合料发生离析导致影响平整度和成型。

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施工段尽量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摊铺前提前将熨平板预热15~20min,使其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达65℃以上。开始摊铺时,逐车检测混合料的温度,应不低于130℃。调整摊铺机的振夯频率及振幅,使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热料仓的贮料数量、运输距离、配备的运输车及压实能力来综合考虑,保证使摊铺能匀速不间断地铺筑。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C。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热混合料上操作,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3.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是要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人,从而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雨水排出路面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米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在西部降水量低的地区大多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过水槽排水。二是分散排水,多用于地势平坦的地区,路线纵坡小于0.3% 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为防止路表积水,可以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结语

总之,随着道路工程的发展,路基路面在道路工程中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虽然在路基路面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工程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张克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现代公路,2008.

[2]陈冬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

[3]王秀梅.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上一篇:外墙保温技术与材料应用探讨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