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木乃伊3》的败笔之处

时间:2022-05-05 10:13:44

《木乃伊3》讲的是2000多年前,残暴的龙帝为长生不老而找到女巫帮忙,并想霸占她,谁知女巫与将军相恋,被龙帝发现后处死了将军,女巫于是下诅咒将他和兵将一起变成兵马俑,封印在地下。1946年,一伙儿坏人为霸占世界,试图唤醒龙帝。而隐居于英国牛津郡过着平静生活的冒险家Rick和妻子Evelyn,为把一件宝物护送到中国上海博物馆,卷入了这场正邪之战,再次担当起打败木乃伊的重任,其中也加入了他们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女巫的女儿及Evelyn在中国开夜总会的哥哥。

这个夏天冒出不少部优秀到令人吃惊的好莱坞电影,就连不被看好的续集影片,大部分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或革新,让人不禁要封其为“最精彩的好莱坞暑期”。不过很可惜,这个暑期已经在The Dark Knight上映后结束了,从X-Files2开始,又回到了以前“失望多于惊喜”的“暑期多傻片”固定轨道上来,鸡肋电影和呕吐电影开始扑面而来,让人对过去的三个月就这样离去感到万分不舍。如果说X-Files2是与X-Filesl水平基本持平的话,The Mummy 3有幸成为俺今年暑期以来唯一一部认为“严重退步到可以不看”的续集电影,让我完全无法从中找回原本对Mummy前两集的兴趣和热情。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The Mummy3]的败笔之处:

一、看不见木乃伊身影

《木乃伊3》让我失望,主要原因是所有我喜欢木乃伊系列的元素全都不见了。我之所以对该系列着迷,主要是因对埃及文化的浓厚兴趣,而且影片拥有冒险刺激的情节,有点吓人但又极富神秘感,男女演员对白有趣又化学效应十足。

但10年后的第三集,编导决定“走出埃及,走向亚洲”的时候,就首先应该想到这样的问题:以前的木乃伊迷很多是对古埃及文化十分热衷,那么他们是否也关心中国文化呢?导演罗伯。科恩说他本人很喜欢,很明显这也是他能接到这个电影的主要原因,但并不代表他能从中国文化中发掘出什么贡献给故事,他做的只是把一个与中国文化无关的故事搬到中国历史背景下,套在身穿中国服装的角色身上,没有任何细节让我感觉他有诚心向中国文化致敬。但身穿厚重盔甲、肢体活动有限的李连杰和镜头很少的杨紫琼打戏寥寥,根本无法与之前的《功夫之王》或《功夫熊猫》的武打元素相比。更何况,观众来看《木乃伊3》主要是冲着木乃伊而来,但他们却只看到一堆土人,一些设计粗糙、电子游戏中都常见的怪兽,一个木乃伊却都没看到(也许兵马俑是东方木乃伊,但未必是西方人想见到或感兴趣的那种,“骷髅”才是正道),如何让他们满意而归?

二、视觉特效没新意

我对《木乃伊》第一集一直很有感情,因为它是我曾拥有的第一张DVD版本电影。一向走在电子技术尖端的可爱老爸,在不少人才听说DVD这个词时,就已往俺家整了一台DVD机,但那时候大部分人都还处在VCD年代,DVD机很少有人买,DVD碟更是没的卖。于是导致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俺家就只有一张DVD试机碟,直到有一天,DVD终于浮现在市面上,俺与老爸迫不及待杀去音像店,而被我们选中的第一张电影DVD就是《木乃伊》。当然影片早先通过VCD都已看过了,但真的放出DVD效果后,俺永远记得自己当时的激动和吃惊表情。沙漠中咆哮的巨脸、古墓中成千上万让人浑身起小米儿的黑虫虫、肌肉不全的木乃伊……影片中的特效对当时的观众来说绝对达到了耳目一新的震撼,让我真正感受到DVD时代来临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三、兵马俑镜头似曾相识

然而时代变了,人们的眼光和口味也在变化,看多了视觉特效的观众不再那么容易就被惊喜到。本次特效上非但没有突破,比起同类影片和这个暑期特效平均水准来看,反而是落后不少。也许并不是因为技术上不行,而是特效大场面的设计缺乏新意,无论是兵马俑兵团进攻、雪崩、地上冒出的冰锥上,还是上海的追车情景,都似曾相识,在过去十年的魔幻类、冒险类电影中巳玩到烂熟,没一个镜头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令人惊喜”的,就连李连杰与杨紫琼之间的打斗设计都很偷懒,当然也许是因为李连杰身穿40磅盔甲根本不方便活动,比画三两下就了事。杨紫琼也只展现了几个常见的后空翻、踢腿等动作,别说精彩了,简直就是糊弄事。影片也失去了以前的神秘感,没有一个镜头可以用“吓人”来形容,兵马俑看起来笨重、呆板、战斗力弱,根本没有恐怖感。片中没有出现任何让人出冷汗的虫子,除了三头巨龙外,其他怪兽造型都很模糊,外形毫无特色,类似于活动自如的狮子,没两下就消失了,似乎成心不让观众看清楚,当然也就不会留下任何印象。而三头巨龙造型还不如去年《贝奥武夫》里的金龙令人惊艳,更是特写少,远景多,似乎有意在遮掩细节上的缺陷。这样的美术、造型、布景设计及想象力简直比《地狱男爵2》差出不止一两个档次。

四、剧情才是硬道理

而这个夏天如果能让我们悟出什么,那就是商业大片的成功和优质并不能单雏特效、大场面、大卡司来撑场,因为现在这些无论是谁,花大钱都能办到这些。商业大片是否能令人刮目相看,决定性因素是剧本。一个好故事,一个有趣的人物,一句精彩的对白都能成就一部商业电影佳作。而这一切都要看编导是否用心,是否摸得到观众的胃口,是否适合拍摄这个题材,是否注重细节,是否不怕自我挑战。但凡不负责任的堆砌、粗枝大叶的勾勒或自以为是的强迫观众接受他/她的编排,都会很快被观众看穿,看完下来,也许没什么人会分析影片究竟烂在哪,但观众会有很明显的乏味和疲惫感,因为被各种眼花缭乱特效连番轰炸过的他们,现在更在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只是眼睛耳朵,是否能在这两个小时内被牢牢拴住。《钢铁侠》、《功夫熊猫》、《机器人瓦力》、《蝙蝠侠6》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片中都有至少一个角色,是新鲜有趣、极富魅力的,他/她/它能让观众哭、笑、害怕或拍手称绝。归根结底,我们在通过电影看“别人”的故事,而我们之所以会在乎这个“别人的故事”,这个“别人”首先得有魅力到值得关注,他的故事是否牵动人心。

五、表演平淡无讨巧角色

而《木乃伊3》没有能做到这点,编导几乎没在任何一个角色塑造和对白上下工夫,演员的表演更是平淡无奇,看下来,没有一个角色讨人喜欢,更记不住一句有特色的台词,倒是无味的废话不少。 龙帝只是一个脾气暴躁、残忍的领导者,他的行为缺乏悲剧色彩和复杂性,只是疯狂的恶魔,极少有对白,还都因为变成兵马俑后“吐字不清”,不靠英文字幕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而女巫虽然一开始是受害者,但她的报复其实是造成后来一切乱子的原因,这个女子戏份很少,缺乏基本背景交代,留下很多疑问,弄不明白她究竟什么来历,会些什么法术?她明明是长生不老的非凡人为什么最后挨一刀就死去了?更不要问为什么中文还没有英文说得流利?又为什么她是中国女巫拿着中国古代书籍却念的是英文咒语?而被她的英文咒语唤醒的却是只会说中文的广大纯朴受欺压的中国劳动人民?从头到尾,她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是那一身身还算抢眼的戏服。

而她女儿和男主角冒险家的儿子显然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加入,但最后只起到添乱的作用,没做什么实事,两人均无突出个性,梁洛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表情,台词不多,语调平直无起伏,也是英文说得比中文好,虽然参与不少动作场面,但除了跟着一起尖叫,随便比画两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动作表现。

六、结尾生搬硬套

最后,本片剧本摒弃逻辑性和故事性,利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的背景来胡编出各种神话故事,东拼西凑地强加给观众,什么永生,什么诅咒,其实都是前两集的老套,并非中国特色产品,但却被生硬地又搬到了这里,只不过这一次复活的“木乃伊”更加神乎其神,不仅会功夫,还能变成各种猛兽,简直法力无边,而杀死他的唯一办法是用一把特殊的短刀戳穿他的心脏,这是为什么呢?编导说,中国神话就是这么说的,你听着就完了。请问这是哪个中国神话?明明就是编导自己胡乱又偷懒的YY,觉得反正观众因为缺乏对中国的了解,说什么就信什么,不会多想。但您是否也设计个情节让主角们先“探究”一下杀死这个妖兽的方法?那把刀子是否也能藏个隐蔽的地方让大家寻觅一下?但是我们却只看到,龙帝笨到把那把刀放在腰间,女巫又因“无所不知”,轻易就抢了过来,刺杀不成后交给Rick并告诉他“扎心脏就行了”,一切这么容易,简直连观看者都觉得毫无挑战性。

所以说,《木乃伊3》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影片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如果故事再完整些,《木乃伊3》或许也会成为经典。

[作者简介]齐宝强(1979―),男,吉林舒兰人,毕业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李学斯(1983―),男,河北秦皇岛人,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现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韩春宇(198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

上一篇:论西方当代电影场景道具设计的中国元素运用 下一篇:浅谈中国动画的创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