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和发展建议

时间:2022-05-05 05:31:49

浅析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和发展建议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的英语社团作为第二课堂,为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通过四个方面综合分析高校英语社团现状,并提出英语社团的发展建议,以推动高校英语社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应用能力 开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张亚娟(2009)把学生社团定义为学生在同样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结合在一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孙其战(2009)则认为英语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愿望自发组成的非赢利性的群体性组织,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拓展综合素质。

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仅创造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将口语技能训练融入到多个任务中,而且创造更多的平台和锻炼机会给学生锻炼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目前国内针对英语社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作用研究,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开展的理论基础研究,高校英语社团发展的研究,英语社团活动类型的研究。

1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作用研究

(1) 英语社团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严青云(2006)将英语综合素质定义为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包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科技、人物、风俗习惯等。他强调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必须重视英语社团作用、举办英语竞赛、重视和关注英语角活动、组织英语晚会等。

(2)英语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研究。袁媛(2008)在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做事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个人气质这六个方面肯定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严青云等学者(2006)认为我国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高校英语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差,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知识面太窄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英语教学理念的局限和缺少培养校园英语文化语境的组织所致。英语社团对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特别能为每个学生在课外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展现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和个人风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拓学生视野。

(3)英语社团在营造校园文化方面的研究。何新敏等人(2011)提出校园英语文化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学生社团是校园英语文化活动重要的组织机构。同时也指出学生社团活动往往忽视学术性和科研性。

总之,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从心理、学习兴趣和人际交往方面来谈高校英语社团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文章提出了对高校、对教学的影响。但针对社团活动本身或口语应用能力提高方面的文章很少。

2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理论研究

关于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 “输出假说”等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社团活动中应用的研究,以及英语社团活动中非语言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的研究。

孙其战、黄辉等学者分别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 “输出假说”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如何运用理论指导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指出英语社团活动在既可以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又为学习者提供了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促进了学习者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众多学者都对于这些理论的指导作用予以了肯定。不过绝大部分谈的都是理论意义,并没有上升到实践层面。

孙中华等人从“非语言因素”角度切入,分析了学习动机、性格倾向、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因素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干扰,并制定了一些策略。可以作为设计英语社团活动重要参考依据。

3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发展现状的研究

近几年来,大学生英语社团随着各所高校对于英语的重视度提升而发展迅速。陈建平(2008)对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十四所高校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监督和指导下,许多大学生英语社团运作逐步向“规范化、有序化和科学化”发展,并且渐渐地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爱好者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这些英语社团所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成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锻炼英语口语的重要阵地。

笔者也抽样调查了上海市的10所高校。其中9所高校均拥有英语社团,仅上海音乐学院1所高校没有英语类社团。英语社团在高校中的覆盖率达到了90%。

从表1和表2的调查数据来看,就上海、浙江两地大多数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拥有至少一个英语社团,有些学校甚至几乎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英语社团,英语社团在高校蓬勃发展。

4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类型的研究

一些高校通过英语社团举办的核心活动有英语角、挑战英文主持人大赛,英语电影赏析。有些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得到学生的认可。陈建平(2008)将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归纳为六个类型,即主题(非主题)英语角活动,英语专题知识讲座,英语能力竞赛,英语文化晚会,英语原声电影展播,英语刊物的编辑与发行。这六种类型基本涵盖了大部分高校开展的活动。但笔者在从事多年英语社团活动指导中也发现,大部分活动还是“被动”地让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如讲座、观看原声电影。还有部分活动的参与面相对局限,如英语能力竞赛、各类英语晚会。而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的活动并不多。

5 完善高校英语社团建设和丰富活动开展模式的建议

5.1 要不断优化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开展形式

(1)拒绝死板的教学模式。对于英语口语社的活动开展模式需要不断地再摸索和创新。笔者认为既然是社团,那么就应该减少课堂上的条条框框,做到不像是上课,而是大家平等地去交流和学习。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让学生轮流来做老师。

上一篇: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21:9显示比例全面接触 下一篇:无线网络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