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袭来人类准备好了吗

时间:2022-05-05 04:33:52

禽流感大规模袭击人类的危险已经越来越近了。除了袭击家禽、水禽和候鸟等各种动物,一波又一波的禽流感开始骚扰人类。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禽流感病毒获得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新的流感大流行就可能发生。据5月27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基因分析揭示H5N1病毒可能正在发生进化。有科学家怀疑H5N1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能已经发生。

5月14日,印度尼西亚官方透露,研究人员在爪哇岛一座养鸡场附近的猪身上发现了H5N1病毒。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中心教授何大一曾多次提到,由于猪具有复制禽类和人类流感病毒的能力,如果猪被确认感染H5N1病毒,那么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流感病毒在猪体内混合重组产生一种新型的、致命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菌株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自然》杂志在社论中称,来自亚洲的种种信息表明,禽流感袭击人类的红色警报现在已经拉响。

研制疫苗、储存药物、阻断病毒源头,是预防禽流感演变为人类大规模传染病的“三大法宝”。但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这“三大法宝”可能并不那么好使。

首先来看禽流感病毒的源头。我们本应在第一时间密切监控疫情在动物和人群中的发生,以及病毒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基因变异,却始终缺少国际资金来帮助出现疫情的国家建立适当的监测体系。此外,与禽流感有关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它们之间的合作有时候并不和谐;一些国家出于贸易出口、国家形象、知识产权、生物反恐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分享H5N1病毒样本数据;等等。

再来看药品储存。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Tamiflu)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抗流感药物,但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并不愿意为一堆在其任期内可能派不上用场的药品埋单。预防工作做得最好的英国订购了可供其25%人口使用的药品,而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政府有心,恐怕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采购大量抗流感药物。

最后来看人体疫苗研制。去年只有两个国家计划启动禽流感疫苗的人体试验,今年则相继传来一些好消息。但即使科学家能够及时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能否保证供应也很难说。最终能否保证穷国享用到足够疫苗也同样是个大问题――以日本、美国为首的9个发达国家2003年用掉了全球62%的流感疫苗。

总之,《自然》杂志称,国际社会目前所做的努力与我们面临的威胁很不相称。当然,普通公众不必过于担心禽流感的潜在威胁,目前最应该听到科学界的呼声,最应该采取行动的是那些掌握国际社会命运的人。

(摘自2005年6月2日《南方周末》)

上一篇:切实提高基层银行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质量 下一篇:国外国有银行的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