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5-05 01:06:09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分析了《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针对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材更新较慢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探索有效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并积极实践。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学方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54-01

随着装饰工程造价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指导,创新性地引入MOOC、完善案例库等,才能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6]。

1.课程性质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为其从事装饰造价员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奠定基础。本课程安排在《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课程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掌握装饰工程的算量及报价方法,熟练识读民用建筑的装饰施工图,具有编制装饰工程概算、预算及结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预算与报价能力所必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2.课程教学现状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存在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材更新较慢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以老师授课为主,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由于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教学,不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缺乏创新,不能适应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2)课程教材更新较慢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可选用的正式出版教材数量有限,且针对性不强。此外,教材往往没有结合所在地区的规范标准和案例。《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材的更新速度与行业规范和标准更新不能适应,这直接导致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间接导致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与实际脱节。

(3)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会主动结合课程分享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但是,受制于“光听不做”的教学形式,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上听懂,不会主动去掌握并应用课程要求具备的实践技能。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以后,仍然不能独立编制完成一个完整的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文件,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3.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1)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

为保证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分别把装饰工程中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其他工程及措施项目设置成各个独立的项目。授课教师在完成各独立项目教学以后,安排学生参与该项目的实践,使学生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通过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利用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师生互动得到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明显提升。

(2)优选教材、适时更新内容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为适应行业规范和标准更新,适应地域性要求,课程优选最新出版的教材作为指定教材。此外,随时注意现行规范和标准的调整,授课教师利用教学PPT和逐步完善的案例库,及时把最新的规范、政策传递给学生。优选教材、适时更新内容,保障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之间的衔接,比较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教材过时、内容滞后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专业实操能力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授课过程中多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来对规则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完规则之后,马上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这种教师讲解、学生实做的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就基本掌握了系统全面的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及计价程序。这样既避免了只单一的对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需要掌握的计算规则进行讲解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又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地融入工作。

4.结论与建议

(1)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2)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秀荣,江涛,赖炼.高校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9.

[2]郭洪武,刘毅.基于多维教学模式的“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2015,2.

[3]刘晶.高职建筑装饰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新思考与改革探索[J].品牌(下半月),2015,1.

[4]焦德光,吴云恩.从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谈“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改革思路[J].中国地质教育,2015,1.

[5]李晶.基于MOOC背景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5.

[6]韩敬华,杨慧,高莹曲,周德,李敏,王睿,邓小虎.以案例库建设为载体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

何君莲,女,重庆璧山人,工程师、讲师,从事工程造价领域教学与研究。

*本文获得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改项目《装饰工程识图与算量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资助。

上一篇:浅析煤气生产中常见事故特性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创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