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无小事 老板“跑路”或领刑

时间:2022-05-05 12:28:48

服装小作坊无法维持经营,老板黄某扔下“烂摊子”,自己跑去工地打工;61名员工工资没拿到,老板王某却截留公司财产400多万元到自己账户……2014年春节前后,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建议移送了7件9人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目前已批准逮捕3件3人,其中恶意欠薪的犯罪嫌疑人黄某、王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被分别提起公诉。

日前,黄某恶意欠薪案在奉贤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成为上海首例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恶意欠薪案。

欠薪无小事。自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恶意欠薪”入罪之后,拖欠工人工资的老板所要面对的,将不再仅仅是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诉讼那么简单,因为一旦被认定为“恶意”,等待欠薪老板的很可能将是“吃官司”这件大事。

欠薪44万老板扔“烂摊子”跑路

40岁出头的孟女士从2012年5月开始在奉贤平安社区新鑫宇服装厂当女工。然而,从她进厂的那天起,她就从来都没有拿到过全额工资。因为老板黄某给发工资定了个“规矩”:每月先预支每人500元到1000元的生活费,年底再一起结算工资。

去年1月春节前夕,是该结清一年工资的时候了,可是孟女士和其他工人们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老板的行动。服装厂虽然不大,但好歹也有着39名女工,算下来黄某拖欠的工资总额已经达44万多元。眼看年节将近,工人们不买账了,闹到了镇政府。经过镇办协调,老板黄某答应在2013年6月30日前给工人们结清工资,并向每个工人都写下了承诺书。

但孟女士没有料到,到了4月份的一个晚上,黄某竟然连夜把工厂里的39台机器用卡车拉走,其本人则玩起了失踪,打电话也联系不上了。孟女士和工友们再次找到办。当办工作人员第一次拨打黄某电话时,对方说了句“不愿意发工资”之后就匆匆挂断了电话。等第二次再打过去时,黄某便再也不接了。

7月1日,奉贤区劳动监察部门发出责令支付通知书,责令黄某补发拖欠的员工工资。这纸责令通知书一张被张贴在新鑫宇服装厂门口,另一张则寄回了黄某的安徽老家。然而,责令支付通知发出之后,黄某仍旧无动于衷。此后,民警认为黄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随即对其上网追逃,黄某于7月29日投案自首。

黄某“失踪”的这段日子究竟去了哪?到案后他交代,在把厂里机器运回安徽老家之后,他便跑到了本市北新泾一处工地上打工,以此逃避欠薪的事实。

这名“跑路”老板黄某现年32岁,初中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安徽老家务农,2003年来上海打工。2010年11月,创业心切的他在奉贤四团镇平安社区开了一家“服装厂”。说是“服装厂”,其实就是间作坊,也并没有进行过注册登记。

后来由于经营不善,从2012年2月起,工人的工资已经渐渐发不出了,于是黄某就和工人协议,用每月预付少部分工资的办法勉强维持。到了去年年初,经营实在维持不下去了,见状不妙,黄某干脆在4月份悄悄跑路了事。

黄某交代,事实上“新鑫宇服装厂”在2011年时就已经亏损了13万元。到2012年8月,在接手一批服装加工生意时又亏损了30多万元,所以到了年底的员工工资实在发不出了。之后虽然对每个员工都写了一份承诺书,但因为一直都没有借到钱,最终便选择了“逃之夭夭”。

打工月入7000元却先还卡债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恶意欠薪”入罪,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是,什么是“数额较大”、什么是“严重后果”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办理拖欠工资案件21.8万件,较上年增长7.5%。而据统计,自恶意欠薪罪生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20名犯罪分子被依法判处刑罚。

2013年1月23日,最高法《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了明确,使恶意欠薪入罪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操作性。

此前在上海,“恶意欠薪”进入刑事司法程序还没有先例。黄某到案后,鉴于该案涉及民生民利,关涉司法威慑力,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围绕案件构成要件和定罪量刑标准引导侦查取证。

“事实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入罪门槛很高,”承办检察官介绍,就本案而言,首先对黄某的欠薪数额、涉及人数、欠薪时限一一取证;其次,需要对犯罪主观故意进行认定,这就要求固定黄某转移财产、隐藏逃匿、拒听电话等违法事实;再次,要构成“恶意”,政府部门所做的责令支付认定不可或缺,检察机关需要对政府张贴《责令支付通知书》等行政监管措施固定证据;最后,检察机关还要通过查询调阅黄某银行账户、查找转移设备等方式确定其具备还款能力,尽量为员工挽回损失。

据悉,在公安报捕这起案件后,2013年8月12日,检察院即对黄某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首开上海“恶意欠薪”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记录。

日前,这起本市首例的“恶意欠薪”案件在奉贤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跑路”老板黄某并没有为自己请辩护人,在庭审中,面对充足的证据,他对检察机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一指控全盘接受。当被问及为何要将机器运走时,黄某称:“买这些机器花了13万元,当时处理掉价格太低了,才把机器运回了老家。”

机器虽然运走了,但黄某本人却跑到北新泾一工地打工。“7月份我打工收入大约7000元,都用于归还信用卡了,”黄某说,只有先将自己欠的卡债还清才有能力顾及工人的工资。

检察机关认为,黄某转移财产、逃跑隐匿、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情形,已经符合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要件,而且,其打工收入本该优先偿付工人工资,但却被其用于归还个人债务,至今其所拖欠的工资也仍未支付。但考虑到黄某有自首情节,且到案后能如实供述,故建议对其处以1年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日,法庭并未当庭作出判决。在表示将择期宣判的同事,承办法官建议,黄某尽快通过合法途径付清工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能够付清员工工资,将对量刑产生积极的影响。

截留400余万资金却欠61人工资

如果说黄某的“跑路”尚有无奈的成分在里面,那么另一位犯罪嫌疑人王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就有些明目张胆了。

王某现年47岁,高中文化程度,是上海某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他的公司2009年1月创办,2009年4月开始营业。公司一共有四个股东,其中王某出资最多,占55%股份,全面负责公司业务。

2010年9月,公司承接了外地某省会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文化体育中心的工程,2011年7月开工建设。从2012年5月起,作为公司法人代表的王某多次以加工费、构件运输费、现场机械费、材料费等名目,向北京某建设有限公司收取工程款,共计2300余万元。他将其中380万余元转进了其个人账户,31万元转入其妻子汤某账户,2012年6月,他又在新疆用他人名义购买了一辆价值21万元的丰田凯美瑞轿车。

2012年11月1日,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公安人员反映:王某的公司拖欠61名员工工资共计44万余元,劳动监察部门已于2012年5月22日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该公司逾期未改正。 2012年6月27日,相关部门又发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该公司补发拖欠的员工工资,该公司对此始终置若罔闻。此后,王某便切断了与公司的联系,杳无音讯。

案发后,公司其他股东和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钢结构生意都不好做,公司从2012年开始就处于拖欠工资状态,公司账户内的近300万元还因故被法院冻结。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法人代表王某还要截留公司工程款到自己的个人账户,拖欠公司员工的工资,实在过分。

“公司的财务管理一直都比较混乱,存在公司账户和王某的个人账户不分的情况。从建厂开始,我就觉得公司明明能赚钱,但到后来却一直亏钱。”公司的一名股东说。

2012年11月2日,奉贤公安分局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对王某立案侦查,并对其上网追逃。 去年8月2日,民警根据线索在上海浦东一家咖啡店将其抓获。

恶意欠薪入刑望警醒“跑路老板”

“这两起恶意欠薪案件非常典型,”据承办此案的检察官介绍,黄某的作坊生意惨淡发不出工资,他不去作改变现状的努力,却选择跑路逃避;王某明明有能力支付工资,却截留公司资金转到自己账户,拒不履行发工资的义务。“实践中,这是‘恶意欠薪’的两个主要模式。”

劳动报酬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生活来源,如果拒不发放工资的情况时常出现,那么劳动者的权益势必将受到极大损害,民生幸福将无从谈起。然而据了解,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均不能对恶意欠薪进行有效的控制,照样有不少企业主“明知故犯”。对严重恶意欠薪行为上升为刑事处罚,是完全必要和紧迫的。只有增设“恶意欠薪罪”,运用最严厉的刑罚方式教育和警醒那些“跑路老板”,才能迫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敢轻易恶意欠薪。

不过,自恶意欠薪入罪以来,上述这两起案件是上海仅有的两起已经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

检察官分析,这类案件数量不多,一方面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入罪门槛高息息相关,“入罪”必须符合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等条件。

按照司法解释规定,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逃跑、藏匿的;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将被视为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即为“恶意欠薪”,将被追究刑责。

另一方面,相比保障工人权益而言,“入刑”并非根本目的。从具体法条来看,只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恶意欠薪”侵害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威胁到劳动者基本的生存权。对“恶意欠薪”入刑,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对上述两起典型恶意欠薪案件及线索进行梳理,检察机关提醒企业主们:务必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按时、按数支付员工薪,同时还应该从机制上、源头上加大打击和预防力度,维护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系《上海法治报》)

上一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评阅反馈现状的调查研... 下一篇:浅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