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关系论文:歌唱中语言与声情关联诌议

时间:2022-05-05 05:11:03

声情关系论文:歌唱中语言与声情关联诌议

作者:李志力

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要给所演唱歌曲的情绪定位,在歌唱的诸多环节中,“情”是最重要的,在歌唱中起主导作用,是声音的灵魂。所以,我们常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并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决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歌唱离不开人们的生活,歌唱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要想与听歌者产生共鸣,必须做到以情带声。我们不能只追求声音的华彩,声音离开感情的表达就显得很抽象,如果我们干巴巴地只像背书一样把歌唱完,是不能打动听众的。在浩如烟海的声乐作品中,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歌颂改革开放和革命英雄为主题的歌曲,表现的情感庄重、严肃,节奏舒缓;歌唱青少年和小朋友们愉快生活的歌曲,表现的情感则是轻松、活泼、向上、美好,节奏欢快。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要通过深入分析,领会歌曲词意,把握作者意图,才能有助于歌曲内容的表达和形象的刻画。例如学习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首先要熟悉掌握着歌曲的风格特点,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挖掘歌曲的深刻内涵,从而为演唱的成功做好铺垫。《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是电影《红日》的片尾曲,此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曲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乐素材,抒情明朗,表达了解放区的军民对家乡美景的无比热爱、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我国古诗词、曲牌、唱词合辙押韵而沿用的“十三辙”,对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歌唱是建立在语言艺术上的艺术,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情感、意志等相互交流的一种特殊工具。声乐这种借助语言音乐化的表演艺术,在对作品所陈述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情感较之其他的器乐来说,更为确切和明确,也更易直接为广大听者所理解和感受。可见,歌唱语言的规范是声乐学生要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声音技巧,还必须加强声字结合训练,把握好语音的规律,借助于语言的功能作用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说过,“风格决定唱法”,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歌唱语言,不能够把所有民歌都用汉族语言来演唱,因此歌者要熟悉民歌的风格乃至语言,才能正确演绎歌曲完美的音乐形象。

意大利美声学派更注重语言发音的准确性,如果歌唱者没有进行严格的意大利语音学习,将无法演唱基本的意大利美声歌曲,更不要说复杂的歌剧和咏叹调了。诚然,普通话作为国语,要求学习声乐的学生和歌唱爱好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普通话咬字吐字基本功,很难想象一个普通话水平极差的人能够把歌唱好,我们在演唱歌曲之前,首先要对歌词进行“正音”,直到确认每个字音都读正确了,每句歌词的韵律、平仄和换气气口都找准了,再和上曲谱进行练习歌唱,千万不要在舞台演唱中出现错别字或者发音错误的现象,那样是很难改正过来的。其次,歌唱的吐字无论在呼吸的方法,共鸣腔体的运用等方面都和生活中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别,生活中的语言咬字发音的过程较快,把字说清楚就行了。而歌唱中字的字头、字腹、字尾转换相对夸张,且通常是采用规范的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来完成咬字、吐字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长期训练和引导学生避免歌唱语言与方言含混不清,要使歌唱的内容、情感准确、清楚地传递给听者。

上一篇:语言培育论文:短期语言培育课的文化介入诌议 下一篇:语言翻译论文:语言翻译中主客体关联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