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5 04:14:46

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 开腹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腹手术;临床分析

胃肠黏膜因为胃消化液自身的消化而造成的超过黏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即为消化性溃疡, 这种溃疡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其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常见, 两种溃疡也十分相似, 十二指肠溃疡是肠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造成的组织损伤, 多发于青壮年, 发病后患者会有明显的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临床表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十二指肠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 活动期的十二指肠溃疡逐渐向深部腐蚀, 从黏膜到肌层, 然后导致浆膜被穿破发生穿孔, 穿孔位置多在幽门附近的十二指肠前壁, 其发生有一定的性别趋向, 多发生于男性,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会因为腹膜炎的发展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上多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效果, 本文选取吉林省龙井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开腹组有男19例, 女11例, 年龄26~49岁, 平均(34±2.3)岁, 穿孔至手术时间3~41小时, 平均(12. 8±3.4) h;腹腔镜组有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5~49岁, 平均(34±2.3)岁, 穿孔至手术时间4~41 h, 平均(12. 8±3.6) 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比较。

1. 2 方法 开腹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硬膜外麻醉后在患者右上腹部直肌作切口, 探入腹部后观察穿孔位置, 并进行穿孔修补, 修补完成后检查清理, 放置引流管, 缝合切口, 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

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全麻后进行脐下穿刺, 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 将腹腔内渗液清理后置入腹腔镜, 探查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情况, 应用可吸收线从穿孔边缘5 cm处向中心间断缝合, 应用大网膜覆盖修补穿孔处, 清除渗液后清理腹腔, 放置引流管后进行切口的缝合, 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进行一定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护理。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

1. 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 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患者短,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比较

开腹组3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切口感染, 2例发生术后出血, 2例腹腔脓肿, 1例术后肠痿, 1例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率为30%, 腹腔镜组患者2例发生切口感染, 1例发生术后出血, 1例发生腹腔囊肿, 1例发生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或腹部不适, 大部分人的表现是消化不良, 但有时也无明显症状, 因此常被人们忽视, 直到并发症的发生, 出血、穿孔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1], 胃穿孔是临床上的急腹症, 会引起患者呼吸急促、腹痛剧烈, 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存, 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2], 本组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开腹手术作为传统的手术方法, 手术操作上比较规范与熟练, 在直视的情况下可以对患者的溃疡面进行准确的清理与修复, 但由于手术切口大, 术后患者恢复慢,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不宜进行此种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在腹腔镜下进行的手术, 相对于开腹手术来说手术切口小,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但是因为其手术操作复杂, 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而且有一定的手术禁忌证, 再加上手术费用比较高, 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3]。两种手术方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具体选用哪种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决定。

参考文献

[1]尹锡洲, 郝永钟, 丁胜文.外科手术治疗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9(20):307-308.

[2]阿里木江·阿布来孜.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5):19-20.

[3]张月才.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外医疗, 2012,49(10):55.

上一篇:浅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下一篇: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