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0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

时间:2022-08-29 06:10:14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IL-10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 无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SDR)30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10, 并同时采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脂。结果 各组间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间GHbA1C 、TC、TG、LDL、HDL也没有统计学差异。IL-10水平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逐渐降低。结论 IL-10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关键词】 IL-10;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 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有2.46亿,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 已成为严重致盲眼病之一, 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已有研究证实它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1]。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具有炎症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 它可以抑制IL-6 等前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组织因子、纤维蛋白原、金属蛋白酶9 (MMP-9)等的产生及平滑肌细胞增殖[2],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9年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除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大血管病变、感染性疾病、肿瘤、甲状腺疾病、结缔组织病,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科医师眼底荧光造影结果选取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SDR)3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

1. 2 方法 清晨抽血静置后离心, 取血清-80℃保存, 待全部标本采集完成后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L-10, 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并同时采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1. 3 统计 应用SPSS11.5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x-±s)表示,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比较多组间差异。P

2 结果

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性别差异没有意义(χ2=0.69, P=0.88,见表1)。各组GHbA1 、TC、TG、LDL、HDL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IL-10水平分别为(113.97±24.42) pg/ml 、(46.67±10.21) pg/ml,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

表1 三组年龄和性别IL-10水平比较(n=30, x-±s)

组别 年龄(岁) 男 女 IL-10(pg/ml)

NDR 51.33±4.92 17 13 113.97±24.42

SDR 51.53±6.02 16 14 46.67±10.21*

PDR 51.63±5.16 18 12 16.33±3.12*

注:a,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相比P

b, 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组相比P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表现。近年的研究发现DR中有很多炎症因素的参与, 因而有人提出DR 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引起DR的机制可能为,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酶糖基化终产物( AGEs)增多, 与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和内皮细胞上的AGEs受体结合, 产生氧化应激, 增加了白细胞介素6( IL- 6)、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等炎症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合成;趋化白细胞, 阻塞毛细血管, 通过释放自由基及蛋白酶损伤周细胞、视网膜色素细胞和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及微血栓形成;还可增强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黏附, 引起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 激活内皮细胞下的单核细胞及其他细胞, 引起血管壁的结构及功能改变;并可诱导生长因子的生成, 促进MMP-9活化引起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导致新生血管生成及浸润, 促进DR 的发生。IL-10又称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 它与各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相抗衡[3], 一方面可抑制单核细胞、巨细胞合成及释放前炎性细胞因子, 另一方面又可抑制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的黏附及浸润。IL-10的抗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4]: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 抑制IL-6、TNF-α、β、IL-1β、IFN-γ等多种促炎因子的合成分泌;促进B细胞成熟与分化, 介导体液免疫;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减弱单核巨噬细胞的促炎功能及其胶质分解活性, 减少MMP-9的产生;抑制组织因子, 增强组织抑制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作用;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 IL-10水平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组逐渐降低, 说明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过程中, IL-10起到了保护作用。IL-10水平越高, 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越低。因此, 提示IL-10作为一种抗炎因子, 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 成为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一个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1] Adamis AP. Is diabetic retinopathy an inflammatory disease ? Br J Ophthalmol, 2002, 86(4):363-365.

[2] 欧阳平,彭立胜,彭文烈,等.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 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 18(2):190-193.

[3] de V ries J E.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 - inflamm atory properties of interleuk in- 10. Ann Med, 1995, 27( 5) : 537-541.

[4] Ueki K, Kondo T, Tseng YH, et al.Central role of 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proteins in hepatic steatosis, insuline resistance,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mouse.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101 (28) : 10422-10427.

上一篇: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临床分析 下一篇: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