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疗法在小儿腓总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05 02:49:47

穴位疗法在小儿腓总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为探讨穴位疗法在小儿腓神经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0例患儿进行穴位注射、针刺、按摩、作业疗法治疗。结果 痊愈8例,占40%;显效8例,占40%;有效4例,占20%。结论 表明穴位疗法在小儿腓神经损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腓神经损伤;穴位疗法;康复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患儿,经过电神经生理学检查,临床康复评定后确诊为腓神经损伤。年龄3个月~2岁,男14例,女6例;感染后导致13例,原因不明7例;采用手法肌力检查Lovett的6级分级法:1级6例,2级12例,3级2例。

1.2 方法 ①穴位注射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4000单位、丹参注射液2 ml,维生素B12注射液;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足下垂取解溪、委中、承山,足内翻取悬钟、丘墟、昆仑;操作:取2支2.5 ml注射器,抽取鼠神经生长因子4000单位加生理盐水6 ml、维生素B12注射液和丹参针各2 ml取1组穴位,消毒后,直刺入穴位0.5 cm,行提插捻转,回抽无回血,推入药液0.5~1 ml/穴,拔针后,用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和药物渗出;疗程:1次/2 d,每周3次,15次为1个疗程;②针刺:选用1寸毫针,取上穴,直刺入穴位0.5 cm,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n。1次/2 d,每周3次;③按摩:每日做完穴位注射、针刺2~5 h后,沿经络循行由近端至远端施行按法、揉法、推法、拿法、捏法等手法,并对穴位施行点穴手法,由轻至重,由浅至深,每次治疗30 min,1次/d,每周6次;④作业疗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0~30 min,1次/d,每周6次,3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采用手法肌力检查Lovett的6级分级法:肌电图恢复正常,临床康复评定均正常为痊愈,8例,占40%;肌电图明显好转,临床康复评定肌力提高2级以上,上臂关节活动度提高20度为显效,8例,占40%;肌电图好转,临床康复评定:肌力提高1级以上,上臂关节活动度提高10度为有效,4例,占20%。

3 讨论

小儿腓神经损伤,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痿证”,多由“风、湿、热”邪引起,风热袭肺,耗伤肺津,筋脉失养而致;或湿热蕴蒸阳明而宗筋弛缓或精血亏损,出现筋软骨萎,弛缓不收,“治痿独取阳明”,故取多气、多血、又主宗筋的阳明经之髀关、伏兔、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解溪、委中、承山、悬钟、丘墟、昆仑。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针穴位注射,既可起到该穴位的治疗作用,又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受损神经周围,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另选用丹参针穴位注射,可起活血化瘀通络之功。对上述经穴的推拿、按摩亦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的效果,并加快了药物的吸收与渗透。药浴具有很好的温热性能,且保温时间长,可加强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加速组织的修复生长,增强其弹性。对小儿腓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可防止肌肉挛缩变形,保持肌肉正常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活动,使受损的神经纤维组织及血液循环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神经再生和修复,恢复神经正常功能。

上一篇:顽固性腹水应用PICC管腹腔长期留置引流腹水的... 下一篇:3~10岁少儿斜视矫正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