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04 11:53:07

浅淡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102―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发展思维,陶冶情感。

一、抓住重点词句,增强语言感受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教材中的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例如,《草原》一文语言准确、生动、流畅,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民。教师先做示范朗读,使学生自觉地在浓浓的情感世界里体验、品味,展现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积淀人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情感世界里自然产生读的渴望。然后指导学生朗读。指导读“那里的天……我的愉快”一段时,抓住“可爱、高歌一曲、愉快”这些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体会句中的感情。指导读“这种境界……奇丽的小诗”和“在这种境界里……无限乐趣”这几句时,让学生体味“惊叹、舒服、低吟、乐趣”等词所包含的感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充满色彩感的词句中深刻体会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到“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二、把握朗读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进一步的创造。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在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例如,教学《春》一课,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领略文章,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能自然地感受于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从而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对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强调“口诵心惟”,促进情感发展

在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的感染。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总而言之,朗读指导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朗读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新课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朗读指导环节提出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上一篇:优化作业设计 减轻学生负担 下一篇: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