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措施

时间:2022-05-04 11:01:31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措施

摘 要: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近年来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具体开展措施,从学生自身及外界环境(包括政府、社会、家庭、高校四个方面)这两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环境,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 教育 措施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未来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近年来亦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由早期职业辅导运动发展而来的,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中叶[1]。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社会知识环境和整个就业指导氛围的影响下,各方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环境,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具体开展的措施如下:

一、学生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我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罗双平曾用公式总结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其中“知己”是对自身条件的充分认识和全面了解[2]。

1.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薄弱,对自我认识不足和定位错位等问题,应重点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因此,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就要开始接受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断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等有充分的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要克服社会不良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理清就业和择业之间的关系,培养创业意识;要学会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正确审视职业定位,不断发现职业机会;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2.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但相对而言,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为大学生择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组织,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尽早与用人单位接触,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假期,通过在单位兼职、实习等途径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及早了解目标职业和职业环境,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二、外界环境要实施相应的措施

1.政府方面,要给予有力的支持。

想要加快发展并完善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政府就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如要确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开展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要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团队,培养一批高水准的教育人才,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顺利实施;应开发出一套权威的、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测评系统,供高校使用,促进大学生职业相关教育的调整和提高;要积极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社会引导体制,制定相关保障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服务体系等。

2.社会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一项与社会接轨并息息相关的事业,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社会氛围对大学生或高校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因此,全社会要通过宣传、舆论的作用,大力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作用,不但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引导已经参加工作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全社会认可、接受、支持和重视职业生涯发展的良好局面。

3.家庭方面,做好积极的引导。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影响深远,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更重要。所以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家庭方面的作用就要同步发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3]。”现在的很多孩子,独立能力较差,依赖父母过多,到就业的时候更是听取父母亲友意见较多。因此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争取在子女早期教育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大大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顺利进行。

4.高校方面,保证其核心地位。

1.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高校的地位——主导化。

高校要切实加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各部门的应有职能,综合提高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高校的地位,让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为此高校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并广泛宣传,在鼓励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也使全校教职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加大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专业人员和软硬件配置的投入;开展职业辅导与咨询等活动,建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社团等组织;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从入学到毕业,分阶段在大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提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做到就业率、就业质量与就业服务的同步提高。

2.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支撑——理论化。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研究逐渐活跃,相关研究论文的发表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也逐步展开;学术界经历了从不关注到重视,进而发展成为研究热点的过程,我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提高就业理论的指导层次,就要加深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理论研究,完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体系,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化。

高校要通过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就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课程建设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普及职业生涯发展知识和理论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因此,高校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确定必要的学分,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的、逐步提升的、针对性较强而又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

4.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管理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来开展。高水平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改善和增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效果的保障。因此,要改善大学生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步培养一批既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又具有就业指导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工作队伍,这是做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5.拓宽活动平台,改善上课方式——多样化。

大学生对职业环境的不了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感兴趣,是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大障碍。因此,高校需要拓宽职业生涯辅导的活动平台,改善上课方式,如在授课时采用小班教学,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学习。还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指导网站、个人资讯服务中心,聘请校外的专家、用人单位、优秀校友做专题讲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合作关系,并积极带学生走访企业,开展职业调查和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体验等。

6.连续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全程化。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指导的对象也应由毕业生扩大到全部学生。只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的侧重点不同,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学习任务和心理成熟度,有计划性、层次性、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并各有侧重地进行指导。大学一年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侧重于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初步形成关于专业、学业、就业、职业关系的认识;大学二年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理想的确定,从而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大学三年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侧重于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进行有侧重点的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大学四年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侧重于引导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以达到人职匹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微,林松涛等.分阶段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J].人力资源管理,2010(3):86,88.

[2]汪风涛,严志谷.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长效机制的探索[J].理论观察,2007(6):122-124.

[3]黄晓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实施机制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2):62-63.3.

上一篇:初中生心理特征与体育教学 下一篇:让差异成为课堂的动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