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终点”

时间:2022-05-04 02:59:50

清明是思念的时节。对故人的思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而这种对话也总是唤起我们对人生终点的恒久思索――

对死亡的恐惧伴随我的一生……

最早的死亡概念要追溯到我的孩提时代。当时看到装着死人的棺材抬去土葬,回来冲人就说,结果被大一点的哥哥制止了,说不能让某某老奶奶知道,她会不好受……

第二次想到死亡是上中学。一次去农场学农时,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叹息人为什么会死,如果死后能变成小鸟在天空飞翔该多好……但当时毕竟还小,生活才刚刚开始,死亡是很遥远的事,因此并没有真正感到死亡的威胁与恐惧。

然而,当我步入中年,随着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越来越强烈。总在想:人为什么要死,死去可不是睡去,第二天还能醒来,死后再也不会醒来,世上再不会有你!有时半夜会因为想到这些而惊醒……

终于有一天,我似乎想明白了:其实生死很简单!因为我们其实都曾“死”过!试问一百年前有你吗?那时没有你不就等于你那时是死的吗?既然我们从不担心以前没有我,那么同样百年以后、千年以后……甚至亿年以后,虽然不会再有我们,但这与百年以前、千年以前没有我们不也是一样的吗?所以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担心死后呢?

其实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毕竟拥有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光,我们毕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是这个社会中谁也不能抹杀的一员……――网友 如此简单

一般而言,任何人都将面对三类死亡的现象:

世上不相识者的死亡――

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常常会偶然遇上各式各样的丧事:停柩、吊唁、灵堂、送葬、祭奠等等,它们往往提醒我们死亡的存在,并在我们的心灵留下或淡或深的惆怅。面对着这种死亡,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些,毕竟没有涉及到心底最深处的那层东西。

亲人之死――

如果说不相识者之死难以给我们强烈印象的话,那么,亲人的死亡必使我们烙上永不磨灭的浓厚的死亡意识。比如,当看到父母辈被推进焚尸炉时,就会产生出一种刻骨铭心的死亡恐惧:亲人已经永远地离去了,而且,下一个便是我了!所以,亲人之死会造成极强烈的心理震撼,并在脑海中嵌上深深的死亡恐惧,甚至演变为一种心理病态。

对父亲无法忘怀:胡思乱想,莫名恐慌

离公墓越近,38岁的王女士的话就越少,走进公墓,她的眼睛就开始红了,老公担心地跟在她身边,低声地劝她“控制情绪”,生怕再发生去年昏倒的一幕。谁知王女士见到父亲的墓碑,依然“泪飞顿作倾盆雨”,哭得不能自已。

王女士的父亲两年前过世,她与父亲的感情一直非常好,自从父亲去世后,她路过每一个父亲曾带自己去过的地方,都会思念父亲。还时不时会出现莫明其妙的想象画面,自己因为各种意外死去,见到了父亲,可同时离开仍然在世的母亲和先生,她又觉得歉疚不已。

?专家点评:近期丧失亲人、工作压力大或有童年心灵创伤的人更容易出现这一情绪。我们总是在一段段关系中确认自己,获得力量,最亲的亲人离去了,意味着最紧密的一段关系消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内心缺乏力量的外在表现。

【建议】:这种力量从两方面重新寻找,亲人虽过世,但亲人精神已留存下来,这也是先人带给我们的心灵力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仍然在世的亲人身上获得爱和力量。

老年丧偶:他真的没有走……

夏大妈和丈夫40年前大学毕业一起留在了北京。丈夫给领导当秘书,经常出差,他们夫妻是聚少离多。好不容易等到退休了,两个人有时间在一起享受晚年的美好时光了,可没过几年,丈夫却一病不起,最终离她而去!她心中的精神支柱一下就塌了下来。她还记得丈夫临终时眼里闪着泪花,对自己嘱咐:“我觉得真的对不起你!你身体不好,我走在你前头了,不能照顾你,却把痛苦留给你。我不放心你呀,你的胆不好,一定要试试这几个方子。”原来,他在住院期间从病友和医生那里了解到3个治胆结石的偏方,就记在了纸上。说完这些话,丈夫就合上了眼睛。想到丈夫在病情急剧恶化的时间里还一直牵挂着她,夏大妈哭得死去活来,一下就晕过去了。在那以后将近半年时间,她老是生活在幻觉中,老是听到丈夫说“明天我要出差,把我的绒衣准备好。”她急急地把他的绒衣拿出来,才想起他已经不在了,顿时泪如雨下。她只有一遍又一遍摸着曾经有他体温的绒衣……

?专家点评: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事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一旦遭遇老伴亡故这样强烈的生活事件,便不易重新建立心理的平衡,持续下去就会引发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各种精神疾患,加重原有的躯体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据统计,在失去配偶的人中,在一两年内相继死去的人数,高于夫妇都存在者的死亡人数的7倍。

【建议】:多和朋友走动走动,找人聊聊天。多参加活动,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一些。同时也需要社会尤其子女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帮助老人慢慢从丧偶的情绪中走出来。

自我之死――

惧怕死亡是种本能

辽宁大学心理研究室二级心理咨询师崔爽说: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例如动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会惧怕火,而这种对火的恐惧有助于它们逃离森林火灾。同样,当一个从来没见过相机的人面对闪光灯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退缩,尽管闪光灯是无害的,但这种千百万年保留下来的本能还是在起着作用。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

同事去世后,他总怀疑自己得病

小李的同事半年前患癌症去世了,同事只有30岁。从那以后,小李总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不是这疼就那难受。前几天还感觉自己身上长了一个“瘤”,到医院检查后排除了。他现在每天都带着体温计测体温,还买了个血压计测血压。一旦体温不正常或血压不正常,他就叨叨着自己“活不成了”,一定要去医院做下全面检查。每次到医院的全身检查结果都是没有什么问题。折腾了几次,家人和他一起到了心理医生那,面对心理医生,小李说了心里话:我同事才30岁,和我的年纪一样大,我真的好怕死,我会不会和他一样啊?

?专家点评: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欲望,但是不能过于“杞人忧天”。“死”是每种有生之物的最终结局,“死”是人类无法抗拒与躲避的宿命。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建构一种合理的人生观,还必须拥有正确的死亡观,以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幸福顺畅快乐的人生,如果整天活在死亡的恐惧中,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建议】:考虑到死亡问题应该是生活的动力,提醒在世的人应该珍惜每一分钟,而不应该成为包袱。到大自然走走吧,放下心中那份不安,学会平静面对一切。

老了忌讳“死”字

79岁的刘老这两年常参加朋友的追悼会,平均每一两个月就有一个老战友、老亲友与世长辞,这个月更伤感,10天里就有两位住在同一个大院的老邻居突然猝死,这让刘老的情绪一落千丈,整天郁郁寡欢,吃不好,睡不香,甚至想,在他们去世不久自己就追随而去。前几天,当他看到电视剧中,一个病人奄奄一息直到去世的一场戏时,忽然想到了自己。之后的几天,连续在梦中梦到那个场面,亲人呼天喊地的哭,而剧中的那个病人变成了他自己。从那以后,刘老总是觉得自己一会儿这疼,一会儿那疼的。原有的冠心病迅速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现在,他不敢听到任何有关死字的话,也发誓决不再参加追悼会了。

?专家点评:人是有想象力的动物,当人们从电视、新闻报道等节目中看到那些濒死者的挣扎、亲属的哀号,往往会想到“自己死的时候会不会也是那样?”这种对痛苦的害怕,不免会转移到恐惧死亡本身上。中国人一直很忌讳“死”或与“死”相关的各种字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越大越害怕死亡。面对着曾经和自己“站”在一起的朋友的离去,老年朋友更会伤感,并联想到自己很快也会随之而去。

【建议】:对老年人来说,最大的忌讳就是胡思乱想。如果不能承受,就不要让自己看那些容易引起联想的东西。比如对追悼会等场合干脆回避,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到亲朋好友家走一走,等心情调整好了再来面对。

【后记】:

对于死后的世界,没人真正了解。于是面对亲人朋友的去世,一定是要竭尽全力挽留,呼喊,救治。但这是不是打扰到了即将离开的人呢?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可就因为对死亡之后世界的不知,让我们竭尽所能的去想拉回些什么,该来的就坦然接受吧,活着的人们该做的不是阻止他的脚步,而是如何让面对死亡的人没有痛苦,有尊严的死去。死亡就是生命的规律,就跟坐车总要下车一样。我们不祈求长生不老,那是徒劳的。重要的是我们在生的同时如何体会“活”的意义。死亡就是一个时时敲响并时时提醒我们的警钟!它提醒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提醒我们把自己该办的事好好办完,不要留下些许遗憾。正如毕淑敏所言: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属,从容淡定的策划人生,面对死亡,才能更有质量的获得完整的尊严,把人生渲染的瑰丽多彩。

上一篇:别让“灰色减压”伤了自己 下一篇:生命的错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