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寻在教育的路上

时间:2022-05-04 02:42:32

走寻在教育的路上

孩子们说,贺老师最有爱,贺老师的课最有趣,听贺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

一听说贺老师下学期可能不教他们了,全班同学都坐不住了,不约而同地都想到要,反对换老师。最后得知不换老师的消息,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编者按

遇到一位好校长

我的学生时代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资质平平,成绩一般,再加上读师范费用不高,就这样成为了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很喜欢也很享受教师这份职业。

我的教学生涯主要是在山西省实验中学度过的,很荣幸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了张卓玉校长。张校长在实验中学时,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反对灌输式教学,提倡体验式教学。晚上他给青年教师开研修班,给我们讲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讲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讲皮亚杰的主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他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做法,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培养儿童思想能力的重心是培养创造性和批判能力……当时,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级课改课题,成立课改小组,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我们不断讲课、评课、反思。张校长听我们的课后,总能提出很多改进的意见。在这样一些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实践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调整和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我改变着也成长着,不断学习、不断地调整和反思已经成了我的教学习惯。也因此,我的教学总能比较好地契合学生的需求,受到他们的喜爱和欢迎!而他们的亲其师,更促进了我的爱教乐教,教学相长,让我充分体验到为人师者的快乐与幸福!

换了一片新天地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考个好大学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梦想,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我2008年从山西省实验中学来到广州市培正中学的时候,由于“水土不服”,我所代班级学生的成绩曾经很差。现在都是电脑改卷,改完之后很快出成绩,我的成绩低于其他教师很多,也造成我们学校的成绩在整个越秀区不能排在原本应有的位置,我看着学生的成绩着急啊。每次考完试学校还会有一个成绩分析会。对我来说分析会就变成了检讨会,检讨之后,我努力着期待下次考好。下次考得也不好,我再一次检讨之后继续努力,再期待下次。成绩又出来了,有进步,但依然很不理想,我继续检讨……我能感觉到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检讨、而我的成绩又没有多大改变的时候,校长对我的冷漠和失望。我脸上真的挂不住啊,每次成绩分析会,我的腿都在抖,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是我教育生涯中最艰苦最难忘的一段日子。写到这里,我不由泪流满面……

现在分析我当时教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两个省份、两所学校的学生大不相同,他们自主学习的基础、习惯与能力大不相同,而我没有因之改变自己业已形成的教学习惯,我只是引领,这里的学生不习惯我的教学节拍与思路。但是基础、习惯与能力这些东西的培养怎么可能一蹴而就,短时间内见效?

不管怎么说,那些一线教师,我的同伴,他们的压力很大,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有位老师告诉我,每次出成绩的时候,她都要肚子痛,其实很多老师都会有焦虑,吃不下睡不好。所以,一个教师一定要过成绩关,至少让自己的教学成绩不差。那么,如何抓学生成绩?结合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以下两点很重要。

1. 教师自身的发展很重要

在学校里,课讲好了,学生才会服你。课堂也是一个舞台,台上的表演也是因为台下的积累和精心准备。要上好一节课,要有对教材的理解和钻研,要有经验的积累,要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的素养支撑,能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总之, 一个聪明的教师会很注重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不仅要学习专业方面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还应注重从其他领域获得启迪。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

我们不可能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有那么多的科目要学习。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是教师不自信的表现,甚至是一种自私行为。对一个教师来说,真正属于你的时间就是课堂。所以,提高成绩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教师精心备课,抓住学生的上进心,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系,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我从教20多年了,对教材也比较熟悉,但我从来没有不备课就去上课,每一堂课我都要认真准备。我发现自己每一年都会对教学、对教材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

育人是个大课题

1. 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爱和感恩的种子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和教师建立了感情基础,才能真正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教师的身上应该散发出一种魅力,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喜欢你的教育。

我的作业收交情况还是不错的,当然我认为我布置的量是合理的。如果有学生没有完成,我一般也不会批评,我会问他为什么,什么时候能补起来。学生一般都会自己说个时间补起来,同时我也会告诉他,虽然补起来了,但他还是有损失,因为在我讲评的时候,他因为没有做而收获不大。当然也会有个别学生没有这么听话,或者学习习惯不好难以完成。我有个学生叫黄恩东,一连几次没有完成作业,对他我真的好无语。有一次在课堂上,我沉默一会儿后说:“我好想揍你一拳。”他低下了头, 似乎知错又似乎同意,我在他肩膀上重重给了一拳,并且说:“脊背!”他乖乖地在原地转了180度,我在他的背上又重重给了一拳,嘴里还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懒?”之后的一天里,我心里都不是很舒服。第二天上课,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黄恩东回答,他答对了,我表扬了 他,同时我对他说:“昨天老师打你打得很心疼,你那么乖,那么给我面子,让你转身你就转身,下次不打了,你要好好写作业哦。”之后,他没有理想中一下子变得很好,但跟他之前相比好了很多,上课认真多了,从他的眼神、他的行为中,感觉跟老师近了,亲了。整个过程中虽然我的行为有些过分,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动粗,但没有恶意,没有挖苦,是就事论事,并且有近一年的感情基础做铺垫。这件事情最后归结为是学生给老师面子,是学生大度。我真的很欣慰,我把对学生的伤害尽可能降到了最低,我把自信和尊严还给了学生。如果教育的目的真正是为了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渗透着浓浓的爱和师生情。总之,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我们的摸爬滚打,我们的师生情。学生从这里离开,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爱、感动、留恋和感恩……

2. 呵护学生的自信与尊严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教育随时都可能对学生的自信和尊严造成无法估量、难以弥补的伤害,让学生以累累伤痕为代价走向成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和他们相处、交 流。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但事实上,他们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学习。我们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自信与 尊严是人所以为人、所以幸福的前提和保证。教育过程中任何对自信和尊严的伤害,都将对学生的今天和明天造成痛苦。

3. 学习是一种享受

有一天, 一位我代课班级的班主任笑着对我说:“下一节课学校有个颁奖,我们班的几个家伙谁也不去,他们说要听小红的生物课。”我开心、感动,多么可爱的孩子,我除了努力工作,不让他们失望,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一个考到暨大的学生回来看我,看到我桌面上熟悉的“生物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复习参考书,感慨地说:“这本书我一直留着,不舍得扔,其他都扔了。”似 乎平淡的一句话,让我感到很欣慰,这是我想看到的,这是我想留给学生的。每当高考前,有一些学校的高三学生会把他们用过的复习资料从楼上纷纷扬扬、雪片般扔下来洒满一地,这一幕总让我感到很悲凉,这是什么行为?他们仍掉的是什么?教育的结果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尊重知识。一本教学参考书,字里行间倾注了我们多少辛劳和智慧,我们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劳动之后的快乐,我们和书本之间应该有着深厚的感情!怎么会舍得把它们扔掉呢?更何况是那么不文明的行为!我认为,教师给学生的学习强度并非越大越好,如果学习强度过大,更容易打压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效果适得其反。导致厌恶学习,憎恨书本,甚至延续到大学和工作中对知识的厌倦。

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我常常想,一棵大树上,一片森林了里,生长着无数片叶子,它们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和高度,互不遮挡地吸收着阳光,进行着光合作用,不仅保证了自己的生命,也 为所有的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氧气和能源。有些叶子就适合强光,有些叶子就喜欢弱光,它们的存在是那么的协调和完美。你说哪一片叶子更好呢?我们培养学生何尝不是这样?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其实承担着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探讨最科学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孩子怎么学,毕业才会赢。

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也是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是多么渴望孩子能遇到好的老师,接受好的教育,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我希望自己跟所有教师一样,走寻在教育的路上,希望能在符合教育规律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路上慢慢走,努力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广州市培正中学)

上一篇:运用愿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下一篇:“罢教” 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