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对中学体育课堂的探究

时间:2022-05-04 01:48:46

浅析新课标对中学体育课堂的探究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实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而新疆处在祖国边疆,经济、文化、教育等都不太发达。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落实新课标是新疆农村中小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就新课标在新疆农村中小学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在中小学课堂中推进新课标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49-02

体育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阵地之一,体育课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在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因此在新课标的影响下,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实效与形式的结合,课堂教学上掘内涵、重创新。课堂评价要全面、新颖。体育教学其实是落实课改的主阵地之一,它在学生的成长岁月中,已成为一道最亮丽、最令人向往的风景线。

一、新课标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在2011年新修订的体育新课程标准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终身体育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的基础。

二、新课标在体育教学中的革新

近两年来,体育课也有教育新的理念,对于这理念老师众说纷纭,出现的分歧很多,针对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的体育课才算精彩?十几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告诉我,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应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注重实效与形式的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因此,我在上课时就采用游戏内容来贯穿整个课堂。创编出新奇的游戏方法,并增加难度来吸引他们,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参与群体活体活动的各种规则,并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例如:我在给学生上短跑课时,改变以往的先上“途中跑”,再上“蹲距式”起跑的老一套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起跑方法,并在练习中仔细观察、摸索、探究,看哪一种方法起跑最快。结果学生有蹲着的、有爬着的、有站着的……哨音一响,同学们迅速冲向终点,欢声、笑声、加油声、鼓舞声响成一片。改变了以往的一听跑就头疼的怪现象。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很投入地完成了练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掘内涵、重创新。新课程标准明确要“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这样,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拘束感。在初一的合作跑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组合(至少两人,多则不限),采用任何形式的慢跑,结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想,方法各式各样,有多人的绑腿跑、有两人一组的手拉手侧向跑、有两人面对面的同向跑,千姿白态,学习效果也特别好。这样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密切配合的团队意识。

3.课堂评价要全面,要新颖。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必须促使学生主动地、活泼地进行体育练习。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要通过学生努力可以实现,先让学生看到希望,再提高要求,注意目标梯度。

首先,教师应当把握好评价时机和评价的角度。在体操练习中,有位学生在给同伴保护帮助的时候漫不经心,发生了学生摔倒受伤的事故。我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加强责任心的教育,体育课上,安全重于泰山,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教师就应当首先从安全的角度去考虑评价的问题。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应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如团结合作、不怕困难、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增强责任感等,这些教育随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只有技能学习而没有思想教育是不合格的体育课。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微笑,一朵小红花,掌声和鼓励等。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进步就好!”

三、结论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与真谛。我们体育老师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一项更深层次的脑力劳动,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引导着学生走进快乐的体育世界,让体育课因新课标、新教法而精彩。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安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3]渠广伟.体育课程难度及其定量模型构建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4).

上一篇: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中的运用 下一篇:四万吨级近海散货船船体建造检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