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填报黄金法则

时间:2022-05-04 01:46:16

高职高专填报黄金法则

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生规模占据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的半壁江山。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共1288所。如何从这上千所高职院校中选取最适合的自己的哪一所,是摆在所有成绩不甚理想的考生面前的最大问题。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包括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等。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这100所高职高专院校无论是特色专业,还是特色培养模式,抑或是地方经济社会对其的支持力度,都将成为考生志愿填报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除了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还有1000余所知名度并不怎么高的院校供考生选择。如何去辨别和选择这些名气不大的高职院校呢?笔者建议考生,在报考前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招生简章、咨询会等,全面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院校。具体可以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条件、师资力量、招生计划、培养模式、收费标准、优势专业、就业状况等。如果考生通过这些指标初步选定了报考院校,最好能实地探访一下,实地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如果条件所限不能实地考察,那也应该通过网络或者在读学生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毕竟你现在的选择将决定你接下来的三年。

高职高专批次具体该如何填报,笔者认为有以下6个注意方向。

一要准确定位。考后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比考前填报准备得更充分,但填报的难度相对加大。考生应尽量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准确估计自己所得分数与院校的对应关系。为了避免因填志愿不当而落榜,考生应尽量把院校和专业填满,同时注意拉开档次。要把自己最喜欢、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填在最前面,同时填报一些“保底”院校,如外地院校、民办院校等。

二要注意梯度和落差,着重兴趣爱好。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掌握好院校的梯度和落差。高职高专批次的填报相对简单一些,考生只要参照去年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填报即可,但也要提醒大家,不少口碑较好的高职院校竞争较激烈,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填报院校的冷热搭配和先后次序。

三要了解考生,也要了解专业和学校。在选择高职高专院校时,家长更关心院校的公办或民办属性,更关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但无论如何选择,都不能忽视考生的兴趣。毕竟,院校和专业是为他(她)而选,这直接关系到考生日后的学习和就业。笔者建议,选择学校和专业,首先应以考生的兴趣为标准,其次才考虑其他因素。但如果考生分数没有任何优势,只是寻求有一所可以就读的院校,则另当别论。

四要谨慎对待“是否愿意调剂”。这里特别提醒考生,要谨慎对待“是否愿意调剂”。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这些专业收费高,而且与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比优势不足,因此无法吸引更多考生的关注。为了防止考生被调剂到这些专业,所以考生在确定“是否服从调剂”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各个专业,并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填报。

五是不要放弃外地院校与民办院校。根据往年招生情况,在高职高专批次,外地院校每年的生源缺额比较多,分数不高的考生,可以选择性地填报外地院校,给自己更多上大学的机会。此外,有些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数相对较多,但许多考生和家长一心只想读公办院校,不愿去民办院校。但是从往年招生统计看,公办院校的分数线偏高,民办的偏低。考分高的考生,填报时公办院校可以选择得多一些,而考分低的考生则不要只盯着公办院校。

六要理清志愿填报思路。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该策略适用于成绩不理想但又拒绝复读的考生。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能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兴趣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要求。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金较多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上一篇: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堂活动的意义 下一篇:语文,非“诵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