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探究

时间:2022-05-04 12:40:02

【前言】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探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社会需求因素与大学生职业类型分析 目前在国外职业兴趣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霍兰德教授的职业性向理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liiand)于1971年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该理论源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大量职业咨询的实践研究,霍兰德从...

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探究

摘要:面对当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困境,本文面向社会需求探索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议构建“自助式生涯辅导模式”,实现自助式信息获取、生涯规划、疑难咨询和实践提升,提高学生在生涯辅导中的自主性,强调求职时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的统一,社会需要与个人愿望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社会需求职业生涯辅导自助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涯辅导起源于美国,1908年,被称为“职业辅导之父”的福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成立的波士顿职业局开启了生涯辅导的先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涯辅导系统已经十分健全,普遍采用大学教育和就业市场相连接的就业服务模式,使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可以了解职业发展的动态,对自己的生涯有预期的规划。且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化的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学生在选择生涯发展方式上具有较高的自。

在国内,生涯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且使用的理论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拿来主义”。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涯辅导体系进行本土化研究,但尚未形成公认的生涯辅导理论体系。目前,国内高校将就业指导仍停留在职业指导阶段,且多针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并未将这种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体生涯规划中,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生也缺乏自由选择和探索的权利。

二、社会需求因素与大学生职业类型分析

目前在国外职业兴趣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霍兰德教授的职业性向理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liiand)于1971年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该理论源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大量职业咨询的实践研究,霍兰德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将劳动者按个性及择业倾向也大致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调查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开拓型和常规型。该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相互匹配。

根据霍兰德的理论,结合大学生的教育经历和个性特长,也可以大致分为这六种类型。第一种是实际型,具有这种性向的学生适合有规律的具体劳动和需要某种技能的工作。他们往往以理工科学生为主,通常缺乏社交能力,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更适合机械工、电工、程序员等。第二种是调查研究型。具有这种性向的学生喜欢智力、抽象的、独立定向的工作,他们会被吸引去从事那些较多认知活动(思考、组织、理解等)的职业,而不是那些以感知活动(感觉、反映或人际沟通以及情感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这些学生往往缺乏领导能力,更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大学教授等工作。第三种是艺术型。具有这种性向的学生擅长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个人特性,适合从事艺术创作、广告设计等工作。第四种是社会型。具有这种性向的学生擅长人际交往,选择职业时更适合包含着大量人际交往内容的职业,如心理咨询医生、外交工作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第五种是开拓型。具有这种性向的学生性格外向,喜欢并且有能力担任领导角色,他们更适合担任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公共关系管理者等。第六种是常规型。具有这种性向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一般比较保守,不会轻易逾越规则。他们适合从事系统且有条理的职业,如办公室职员、会计、银行职员等。

三、大学生自助式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构建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的需求趋于多元化,有限的教育资源很难满足学生的。自助式职业生涯辅导模式是在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质,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兼顾生涯幸福指数,实现职业生涯辅导的“私人订制”。

1.多项保障措施保证自助式职业生涯辅导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利用高校与相关行业或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为中心的学校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机制,正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有效途径。有效依托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开展。

二是分层级、分类别教学。自助式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强调根据学生的特质和实际需求,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个人学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在学业培养过程中,一个专业一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不同层级和不同需求的学生。在大学生完成基础课教学后,学院可结合学生职业规划方向,制定研究型、工程师型、创新创业型三种不同的培养方案,让大学生自己选择培养方式,实现进行分层级、分类别培养。

三是改良相关机构设置。自助式职业生涯辅导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需要强大的工作团队和辅助机构,目前高校可使用比较成熟的学工干部队伍组成工作团队,同时通过业务培训、课题研究等途径提高团队辅导专业性。专业的机构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职业发展联盟、职业生涯辅导咨询室等机构要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多层次为学生提供生涯辅导服务。

四是有机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生涯规划课程是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环节,以其专业性和系统性,有着其他任何活动都没有的优势。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心理学、教育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大学生潜能,提高其职业竞争力。专业教师或具有相关资质的辅导员教师可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和行为训练法等多样的授课方法,还可以利用职业角色优势,通过职业培训、心理沙龙、模拟职场、企业参观、暑期实习等多种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课程效果。

五是完善网络平台和测评工具建设。建立联系在校大学生、雇主、校友三方于一体的互联网系统,以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高效的生涯辅导服务。主要提供应聘技巧提升类服务、信息服务和线上咨询服务,其中应聘技巧提升类服务须涵盖求职应聘所要经历的各个主要环节,主要包括简历制作技巧辅导、求职信写作技巧辅导、人际关系网拓展辅导、招聘会相关信息收集技巧辅导、面试程序辅导、职业生涯决策辅导以及求职整体过程辅导。测量工具的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测查大学生自身的兴趣、价值观以及工作技能三个方面的情况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探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另外测量结果必须由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室进行科学解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自助式生涯辅导的基本实现途径

自助式信息获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获取的数量和方式都大幅增长,自助式信息获取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高效、准确、有针对性的信息获取平台。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组建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联盟,一方面负责求职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我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改变传统的学校通知导致有效信息错漏和学生个人获取信息鱼龙混杂的两难局面。

自助式生涯设计。生涯规划并非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应在整个大学期间循序渐进、逐渐形成清晰目标的过程。大学新生入学后,进行职业测评,根据初始的发展类型,匹配出适合的就业目标。最初提供的目标是概括的、模糊的,随着学生的自我探索,本系统提供的目标越来越具体。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目标,自助选择校内和校外的拓展平台,或通过团队的形式自组平台,进行生涯探索并提高自身生涯因素指标。学生根据上一阶段的探索和发展情况,自助使用“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系统”,匹配下一发展阶段的发展类型,并调整发展因素提升目标。本系统对在校学生和在面向社会工作后的学生,进行有效跟踪,针对社会发展变化和反馈信息对本模式进行持续改进。

自助式疑难咨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对充满变数的社会,常常倍感压力甚至陷入迷茫,心理亚健康状况越来越严重,信念问题、理想目标问题、学习压力、生活困惑等等,都成为当代大学生每日必须思考的问题。秉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服务理念,职业生涯咨询将聘请专门的职业规划师,针对大学生在制定生涯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生涯问题提供咨询服务,面向全体在校本科生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疑难问题,预约职业规划师,帮助面临职业生涯困惑的学生寻找解决之道,增强个体的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并提高决策质量。因此,通过职业生涯咨询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以“第一印象”、“人生轨迹”、“发现职业兴趣”、“描述自己”等相关练习为载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从而对自己做出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自助式实习申请。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体验式实习岗位,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就业导向明确的实习岗位。企业与高校合作探讨,设立适合企业发展与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实习岗位,并模拟正式求职流程,签订实习协议,实习结束可根据双方满意度进一步职业选择。学生可在自助平台根据兴趣特长和未来职业发展意愿选择相应实习岗位进行申请,双向选择结束后进入合作企业实习。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9):35-39

[3]宋晓东.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4]陈树冬.论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90-92

[5]戚金波.企业人才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1

[6]胡纬华,唐昕辉,陈敏.职业决策理论及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30):94-96

[7]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探索,2015(2):110-116

上一篇:国企绩效考核指标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MATLAB/Simulink实验仿真平台的《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