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5-04 10:49:37

统计资料的应用探讨

【摘 要】 统计资料是人们判断、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并以此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资料的应用并不是随意的,仅仅掌握数据状况的应用也是远远不能达到统计资料的应用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应用统计资料时必须掌握其要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统计资料应有的作用,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特征。本文分析了统计资料的特征,研究了统计资料的结构,并讨论了统计资料的应用要诀,目的在于探讨统计资料应用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统计资料 特征 结构 应用要诀

1. 统计资料的几个特征

统计资料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主题。统计资料在各个领域都是存在的,包括经济统计数据,人口统计等,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意义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地图学方面,统计资料是制作各种地图的重要数据源。因此,我们要应用统计资料,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的就是统计资料的特征。

1.1统计资料的客观性。统计资料和计划资料、预测资料是不同的,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反映。比如:A地的生产总值的统计,它是对某个时间段内该地区的生产总量的统计,这个统计是对真实存在的生产总量的反映,而计划和预测资料则是对该地区生产总量的一种主观期望。

1.2统计资料的真实性。统计资料是对某一事物过去发生过或存在过的事实的反映,简单来说,它是对事物已经发生的客观情况的反映,这使得它具有真实性,也使得它和计划资料、预测资料有本质上的区别。比如,某地区2009年预计GDP总量将达到2000亿,这是对未发生情况的预期,是对该地区GDP生产总值的期望数据。而该地区2009年实际GDO总量为1600亿,此数据才是对该地区整个2009年的GDP总量的真实反映。

1.3统计资料的数量性。一般来说,统计资料都是用数量来反应某一事物的特征或者属性的。比如:A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为2.5万元,这个统计资料反应的是该市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经济数量的大小。

1.4统计资料的具体性。统计资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它是对具体的经济活动、社会属性等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有指向性的,不是笼统的。

1.5统计资料的系统性。统计资料对某些客观事物的反映,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指标的集合来实现的,我们将其称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统计资料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例如,想要反映某个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就要以该地的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等作为统计资料,并以此作分析。

2. 统计资料的结构

2.1统计资料的一般结构。说到统计资料的一般构成,不得不提统计学,统计学包含了三个领域的学科,分别是数理统计学、现场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这三个学科都各有自己的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对每个学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科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累积大量统计资料,也必然要应用到这些统计资料。以社会科学为例,其发展过程中累积和利用的统计资料主要有社会统计、科技统计、经济统计、人口统计及市场统计等等。这些统计资料是其研究发展的重要依据。

2.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结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是由社会统计、 经济统计、 科技统计共同构成的,而其中,经济统计又是由综合统计、 专业统计、 国民经济核算构成的。

2.3统计资料的其他内容结构。统计资料的结构构成还有别的形式,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包含其他统计资料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一些部门管理统计资料等。

3. 统计资料应用的几个要诀

3.1在使用统计资料时,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统计资料的审核。

我们在使用统计资料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是我们应用统计资料的前提,也是判断一个统计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因为其最能反映统计人员对统计资料真伪的区分和判断能力。同时,在统计资料数据的实际审核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注意统计的误差。所谓的统计误差主要指的是统计资料与实际数量所体现出来的差异,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登记误差是由统计人员在实际统计工作的某个阶段上统计的失误或不精确造成的,常见的登记误差有计量误差、计算误差等,当然也有统计人员为了谋取一己私利故意隐瞒或者虚报数据造成的误差。而代表性误差多是由抽样调查造成的,在某些特定资料的统计上,统计人员往往会采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这种方法多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单位进行观察,而后再根据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推算出总体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代表性误差。

其次统计资料的审核技术是多样的,它包括:(1)对整个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审核,或者对某个项目、分类、指标、表格等的审核;(2)对统计资料时间和日期的审核,具体的包括对统计资料所属的某个时期的审核以及时间界限的审核和时间间隔的审核;(3)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审核,部分统计资料是存在误差的,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准确性审核,可以采用逻辑审核和计算审核的方法,前者主要对统计数据间的关系及统计资料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后者主要通过计算统计资料数据指标间的数量关系等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误差;(4)关联性审核。这种审核技术主要是通过判断统计资料的各数据之间否具有关联性,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数据误差。

3.2在应用统计资料时,要把资料中所涉及到的个体指标和指标体系结合起来。

统计指标是指客观存在的大量现象数量方面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它是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意味着,单个的指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个事物或现象,要想真实地了解统计资料,必须对其所有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决不能只凭一个简单的指标来判断统计资料,也不能只通过单个的指标进行统计资料的应用。比如,我们要研究某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仅要研究其利润指标,还必须研究其他的诸如劳动生产率、资产贡献率等的指标,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统计资料。此外,使用统计资料时还要考察研究对象的综合特征。

通常,人们在使用统计资料时往往习惯于使用一个指标来反映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应某一事物或现象。我们在统计资料的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事物各个方面的指标和综合特征。

3.3使用大量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要注意使用统计特征值。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大量统计数据分析时,必须要学会使用统计特征值,统计上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值。即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其中,算术平均数反映的是统计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而标准差则反映的是统计数据的离中趋势。在实际应用统计资料时,采用这两个特征值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分析数据。比如,某次数学考试,A、B两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65分和85分,如果我们只靠这个数据就认为B班的数学学习效果更好,那么明显是不科学的,因为B班的平均成绩高可能是因为这个班里有几个数学高分的学生,从而使得整体成绩偏高,所以在进行分析时,除了要分析平均数指标外同时还要考虑离中趋势指标。

3.4统计资料的应用要动静结合。

在使用统计资料时应当充分注意其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的结合,即:既要用当期的统计资料来反映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又要用统计资料反应研究对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3.5应用统计资料时要读懂统计资料的含义和结构。

读懂统计资料对正确地应用统计资料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如果对统计资料一知半解,甚至丝毫不知,那么其应用统计资料时必将会产生种种阻碍,因此,在应用统计资料时,要做到读懂统计资料,具体的方法包括:可以先了解指标与指标体系的关系,了解统计资料里的定义关系和一些模糊关系;要能从统计数据总量或者结构上的变化来阅读整个统计资料,可以通过动态结合的方式来解读整个统计资料的主线。

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资料的应用过程是复杂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应用要诀,只有把握住了统计资料的应用技巧,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1] 潘烁;陈刚宁;王彦刚;;关于提高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方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S2期。

[2] 樊冬梅;假设检验中的P值[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作者单位:广州文化公园)

上一篇: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 下一篇:试论我国政府职能及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