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时间:2022-05-04 10:17:10

“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摘 要: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人,打开报纸,撰写的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报道的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仿佛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一小撮人,开始步入而立之年,这一小撮人,就是当今社会褒贬不一的“80后”。本文以媒介对“80后”现象的讨论为基础,分析“80后”在媒介评论中的定位及其变化,并认为唯有在一个反复认知的过程中,才能完整地对“80后”群体形象进行构建。

关键词:80后;群体刻板印象;媒体;重塑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59-02

一、“80后”概念剖析

起先,“80后”一词是以文学词汇的形式出现,它最早的定义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年轻的力量。这批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相同或相近,写作手法先锋、前卫,颇受同辈人的欢迎,拥有众多的读者群,被归纳为一种‘现象’,于是便有了‘80后’作家、‘80后’诗人、‘80后’等称谓。由这一群体逐渐沿用到整个社会人群”[1]。这群人与西方社会学者认定的“X一代”,“Y一代”相类似,在中国,“80后”现象也已经成为社会学者所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这一代人享受这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先进技术带来的巨大转变,计划生育使其不再像“70后”,“60后”甚至更早的人们那样有数个兄弟姐妹,不再是“反右”、三年、“”与“上山下乡”,不再是夫妻相疑、父子决裂的人伦惨剧。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前提下,“80后”接受大量的西方思想,导致信仰或精神多元,在电脑,网络的普及下,接受者全世界各地的文化熏陶和思想灌输,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和贯彻,“80后”很少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被父母过度重视和宠爱,形成与“70后”,或“60后”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80后”在一些人的眼中被看作是“垮掉的一代”。其特点被众多的贬义词所概括。例如,“啃老族”、“飞特族”、“月光族”、“毕婚族”、“宅男宅女”,在媒体放大功能的掩饰下,“80后”的媒介形象就被一一贴上了标签:自以为是、好高骛远、自私自利、无责任感、娇生惯养、追求物质、崇洋、感官享受、道德观念弱、心理承受能力差、颓废、狂妄、自私等。媒体对“80后”的了解更多的源于那些出生于80年代后的特殊的青少年群体,如韩寒、春树等那些较为叛逆的“问题少年”的特征。

二、媒介塑造“80后”印象

(一)刻板印象

无论媒体认为“80后”是“爱玩乐的年轻一代”、“啃老族”、“月光族”,无责任感,娇生惯养,追求物质,崇洋,只善于感官享受的一个群体,还是之后对“80后”这一群体做以重新的审视,“80后”都脱离不了媒介对其进行的评价和认知,是媒介及社会对这一群体形成的“群体刻板印象”。

所谓“群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有人译为“定见”)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其观念、社

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2]。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一些事件的共同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由于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网络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的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媒体,信任媒体。大众传媒也就利用其塑造的“刻板印象”来博取受众的认同感,同时让受众参与讨论。不仅如此,媒体还塑造出更具代表性甚至更为夸张的典型代表,刺激受众的欣赏兴趣。媒体中出现的某类群体中的人,大都被赋予了其所属群体的特征。当我们认识到这些人时,他们也许已经与现实不符,因此,刻板印象就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80后”这一人群的刻板印象就是在媒体的无数报道中产生的。

(二)媒体对“80后”报道失衡

“80后”们渐渐步入而立之年,正是学业和事业进展最为关键的时期,社会普遍对“80后”群体的关注度增加。然而,很多媒体为博得眼球效应,报道以偏概全,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尤其在前几年,媒体对“80后”报道的框架存在普遍性的失衡。事实上,这种框架失衡不仅体现在报道的数量和性质上,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从报道的议题来看,媒体所构建的框架存在盲区。例如媒体较多关注的均为“80后”的就业、文学创作、网瘾、违法犯罪等内容,但对“80后”的精神内心等问题关注不多,尤其是有关“80后”的理性思考基本成为媒体报道的“盲点”。又如,报道中缺乏客观性和必要的同情与关怀,出现了带有明显歧视性“标签”和缺乏人情味的语言。例如张扬的“80后”没有昨天等语言,其中透射着一种偏见和对“80后”人格的蔑视。此外,在一些涉及“80后”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的报道中,媒体也只是就事论事,没能在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必要的心理抚慰,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帮扶之策,更多的是批判和抨击,使得社会对“80后”这一群体总是另眼相看,负面消息萦绕左右。“80后”正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一代,大众媒体对这一代人不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上都对其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报道失衡或者出现跟风,对其心理上会造成逆反或者自卑。媒体的报道从主观上看,记者潜意识中存在着对“80后”的偏见,以至于对“80后”采访不够深入,写作不是很用心,对其精神世界的了解不够透彻,跟随批判“80后”之风严重。在对“80后”的报道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

(三)媒介应重新塑造“80后”形象

从上边的分析来看,媒介对“80后”形象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媒介必须重新严格地审视这一群体,以往的“刻板印象”必须有客观的认知甚至纠正。“80后”群体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也即将称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媒介重新塑造“80后”形象,受到社会、媒体及“80后”群体自身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80后”群体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和认知事物能力的变化,以及中国近几年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80后”已经从年轻走向成熟,无论是身心素质,思想观念还是社会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经济和社会容易产生动荡的时期,也是与社会变革同时挺进的“80后”的思想与自我认知“断裂”与“恐惧”时期,也正是引导和培养的重要时期。“80后”群体即将成为引领中国继续全球化合作的主力军,在这个关键时期,大众传媒的良好引导与榜样标准的设定,会对这一代人得到社会认可、增强国际竞争的信心产生重要影响[3]。“80后”一直以来是以“问题一代”而凸显于社会的,往往与越轨、躁动、不安分联系,被大众媒体进行宣传,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失望和谴责。然而继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世博会之后,媒体对“80后”的报道很多地方出现了转机,这一转变马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在寻找到“80后”闪光点的同时,不仅给“80后”群体本身带来了改善,而且社会也在随着“80后”年轻一代的崛起而发生转变。因此,只有媒体将报道的平衡点掌握到位,加之重新塑造“80后”形象,必定会对这一代年轻人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媒体对“80后”人群的报道应当慎重诚恳,其“刻板印象”的形成对这一人群的影响甚为深远,中国社会在未来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是由“80后”掌控,而媒体这一角色应当起到助推器的作用,“80后”是在社会发展中磨练和壮大的,我们每一个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他们,媒体更应该在一个反复认知的过程中,完整地对“80后”群体形象进行构建,帮助这一群人奋发向上,可以在未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赵风.聚焦80后(插画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唐献玲.代际分析80后大学生的群体精神状况[J].科技信息,2005(2).

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举行

2011年3月18日,书香中国――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北展剧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信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颁奖典礼。

刘延东指出,本次评选是对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所取得重大成果的最新检阅和展示,评选出的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出版人物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她希望,获奖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全国新闻出版工作者一起,推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强新闻出版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早日实现新闻出版强国目标,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每三年评奖一次。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范围是2007、2008、2009三年出版的经过市场和读者检验的优秀出版物及其出版单位和先进人物。评奖工作自2010年9月启动以来,经过层层推荐、逐级审核、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40个作品、单位和个人,其中还首次评出期刊奖20个、优秀编辑26名,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水平。据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等60种图书获图书奖,《求是》等20种期刊获期刊奖,《辉煌六十年》等20种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获音像电子网络奖,《季羡林全集》等10件作品获印刷复制奖,《北京跑酷》等10件作品获装帧设计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50家单位获先进出版单位奖,王明亮等70人获优秀出版人物奖。

(选自新华网)

上一篇:世界动漫产业研究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