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现状分析及推进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04 03:42:59

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现状分析及推进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作者运用相关研究方法,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中的教师、教辅和工勤人员三组群体体育人口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推进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 体育人口 现状分析 推进对策

一、引言

“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参与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体育人口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之一,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而且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高校教工队伍是学校的主体,也是一所高校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但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半数以上教工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文明病”趋于年轻化,尤其是教师参与体育的意识有待增强,体育人口和准体育人口的数量亟待提高等问题仍然存在,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因此,研究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推进对策,对于改善和增进教工队伍的健康水平,促进教工队伍这一特定群体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高校的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以下简称教工队伍)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高校教工队伍年龄通常在20岁以上,但为了便于比较,我仍采用其他关于体育人口研究中将16岁以上定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在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对查阅的文献资料及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二、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现状分析

1.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及准体育人口现状

依照通常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含3次);每次身体活动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到的一些基本数据,对2009年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进行初步的推断估计:满足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的教工队伍比例为35.32%,低于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城市16岁以上的平均水平,且与其他城市和省市高校的情况一样呈现明显的“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另外,在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人群之间还存在一个具有逐次递变转换关系的较大群体,他们或每周1―2次或无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或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但没有付诸行动,这部分人群被称为“准体育人口”。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有72.32%的人每年至少参加了一次体育活动,有2.51%的人每月平均参加至少一次体育活动,有3.31%的人每两周平均参加至少一次体育活动,有25.84%的教工每周平均参加至少一次体育活动,在准体育人口中有42.91%的人达到了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

2.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

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主观动因

调查显示,高校教工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较为广泛,其中为了“保持体力和健康”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首位动因,为了“缓解精神紧张”、“散心解闷、消遣娱乐”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次之,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保持体型美”、“喜欢运动”和“达到更高的运动水平”,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他们是为了“与朋友、同伴交流”、“陪伴子女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能有健康的身体”。由此表明,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不仅对体育的需求和自身的健康都表现出相当积极的态度,而且随着体育和健康观念深入人心的宣传,对体育在调节个人心理、缓解压力、增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效有了更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对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认识到体育在健身、健心和健美等方面的价值。

(2)外在动因

首先,在众多外在因素中,在学校期间培养起对体育的爱好对现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居首位;其次,受各种大众传媒的影响;再次,参加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或受周围人群的影响。从以上调查可知,群众体育的基础在学校,学校阶段的体育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且树立了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3.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特征

(1)形态特征

①文化结构。由调查结果可知,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文化程度属于非常高的水平,工勤人员虽然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高等教育环境的影响,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的体育人口为34.22%(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的教工为75.30%),大大地超出人口结构学规定的高水平教育标准(15.00%),这与高校自身对学历的需求和特点有关。

②职业结构。从教工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分布和比例来看,呈现轻微的“脑体倒挂”现象,教师体育人口比例稍低于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究其原因:其一虽然对体育锻炼认识较高,但缺乏参与体育的主动性,不能合理安排和调整锻炼时间;其二虽然不坐班,但教学任务多,科研任务重,确实没有多少锻炼时间。

③年龄结构。在年龄结构上,26―35岁、36―45岁两个年龄组的体育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他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学历、职称压力相对较大,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孩子需要照顾、辅导,还有升学、就业方面的压力,而且夫妻双方的父母也需要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矛盾较为突出,很少顾及体育锻炼乃至自身的健康状况。20―25岁这一年龄段,他们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或是刚刚成家立业,有较高的体育人口率是在情理之中的。46―55岁这一年龄段,由于工作、事业较有成就,学历、职称问题基本解决、工作压力相对减小,体育人口的比率开始逐渐攀升,尤其是56岁以上群体体育人口的比例最高,这与他们职称较高、工作量和教学任务相对较少,临近退休,注意保健等有关。

④性别结构。从本次问卷调查看,男、女体育人口的性别比为112.17,与我国现阶段总人口性别比103.34相比,高出8.83,这说明在教工中男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高于女性,从一个侧面反映男性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要强于女性,男性天生好动,女性则相对安静,在26―35岁的女性中,体育人口的比例最低为12.40%,这反映出该年龄段的女教工除要与男性获得同样的成绩,还要有更多的付出,特别在40岁之前,她们在培育儿女、奉养老人、管理家庭、操劳家务等方面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多数无暇顾及和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和自我保健。但女性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对体育的参与表现得更加稳定,体育人口的比例高于男性。

(2)行为特征

①时间选择。调查显示,北京市高校教工体育人口锻炼时间第一选择是早晨,其中,56岁以上组选择的频率最高,46―55岁组次之,这与他们的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第二选择是在吃了晚饭后,第三选择是下午临下班前,主要是行政人员和20―25岁组及26―35岁组的教师。上午频率最低,且集中在节假日,这与教工中三组群体体育人口的工作性质、生活方式和空闲时间有关。

②运动空间选择。选择最多的是校内免费场,其次是公园、广场,然后是住宅小区空地和公路街道边。

③项目选择。调查中显示,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排序列前三位的是:男性为跑步(散步)、篮球、乒乓球;女性为跑步(散步)、健身健美操、乒乓球。男、女首选跑步(散步),是因为其简便易行,不需要场地器材,等等。

④体育活动形式选择。高校教工体育人动的形式有学校、院系组织,与亲朋好友一起,单独活动,社区体育活动,体育辅导站、俱乐部,和家人一起等形式。其中,53.40%的教工体育人口选择单独活动,排第一位;高校教工体育辅导站、俱乐部开展活动较少,没有形成规模,这反映出群众性的体育社团组织的薄弱,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再加上有些项目收费,大部分教工不会选择此形式。

⑤体育消费及消费趋向。教工体育人口体育消费用途包括:校内和社会收费场馆、体育旅游、购买服装鞋帽、购报定刊、购买体育和体育欣赏等。调查显示:从高校教工体育人口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水平比较来看,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的消费支出相对较低。在体育消费的用途选择上,主要用于购买体育服装等的实物消费,用于校内健身培训班和社会健身房消费的体育人口呈上升趋势,分列第2、3位,分列后几位的是购买体育、订购报刊、进行体育欣赏等。

三、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推进对策研究

1.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

人口是教工体育发展的主体和核心要素,是教工体育发展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调控性的因子,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体育人口是随着大众体育热潮兴起而被采用的一个新概念,也可以用来研究人口质量和社会生活质量。体育人口观是指人们对其重要性的信念和标准。体育人口对体育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多数量、高素质和结构合理的体育人口对教工体育可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低数量、较低素质、结构失调的体育人口会阻碍教工体育的发展。在教工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实质意义的目标是不断扩大体育人口在所有教工人口中的比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工懂得了长期坚持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合理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能够感知到成为体育人口对健康的重要影响。体育人口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如果对它认识充分,就可以转化为主观上的行动和追求,“争取成为体育人口,做体育人口光荣”应该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口号,正如绝大多数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并以此作为处理问题的最高准则一样。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还必须从体育人口的角度树立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的观念,同时,要有为健康多投资的观念,要懂得成为体育人口是在为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增砖添瓦”。

2.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校教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高校教工体育的重中之重,它对高校教工增强体育意识,获得体育锻炼技能,强化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工体育活动体系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工体育文化环境,以促进教工体育活动的更广泛开展。应使教工懂得只有坚持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又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体魄投身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教工应真正认识到“健康是第一财富”,体育锻炼是健康的最好的手段,而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高校应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善体育场馆设施,做好现有场地、器材的管理和维修,消除不安全隐患;挖掘潜力,扩大场馆开放领域,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利用率,设置教工专用场地、实现教工与学生间积极的互动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各院、系增设适合教工体育活动特点的小型活动室,如:乒乓球室、台球室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在原有组织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基础上,组织和举办更多形式灵活、内容简单、群众群喜闻乐见、参与人数较多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丰富广大教工的体育文化生活,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高校教工体育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式之一,创造良好的教工体育文化环境是加强高校教工体育活动体系建设和促进教工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发挥和增强校工会的组织与管理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工体育活动。校工会要进一步发挥教工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作用,增加与校医院和体育部之间的横向联合,落实学校教工健康促进计划,加强对教工体育工作的规划、协调和组织指导,加强宣传,使教工增强保健意识增加保健知识;组织全民健身,使教工调整身心,强身健体;通过教工体检和校医院的就诊优待服务等措施,确保教工体质状况早知道,有病早治疗;增强教工体育活动的凝聚力,是提高教工整体凝聚力的重要方面,是教工健康水平增强的重要途径。

3.依托社会力量

(1)发挥大众传播媒体优势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人提供信息、知识、思想、娱乐、广告等的帮助。大众传播媒介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教育大众、提供娱乐等功能。高校教工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层面,教工业余生活方式基本上以使用电视、广播、报纸、书籍、互联网等媒体作为主要的选择。

(2)家庭的支持

提高家庭整体文化水平,增强健康意识,有助于提高体育消费水平,增强体育健身意识,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热爱生命,热爱运动。调查数据显示,教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这对于整个家庭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工家庭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较强,家庭成员对彼此参与体育的支持率较高。家庭对体育消费投入,不仅表现在购买服装、鞋帽上,而且应在体育旅游、体育欣赏上进行投资。因为体育旅游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运动的参与,满足现代人对健身娱乐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然回归,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它也是教工及其子女假期开展的好项目之一。

4.提高教工自身的体育素质

(1)转变体育态度

大部分教工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比较乐观,但仍有部分教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常常出现态度与行为的背离,因此,转变体育态度至关重要,积极的体育态度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消极的体育态度要通过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技能培训和加强体育消费意识等转变到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上来。

(2)提高自信体育能力程度

教工要不断提高自信体育能力程度,养成长期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转变自身对体育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体育消费习惯,让体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四、意见与建议

1.2009年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比例为35.32%,比例偏低并呈现明显的“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因此,应把增加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比例放在重要的位置。另外,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准体育人口的比例为72.32%,这些人是潜在的体育人口,应尽快使这部分人转变成体育人口。

2.体育环境、体育人口意识、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法制与教育、家庭、自身、经济等七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发展。

3.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应使“争取成为体育人口,做体育人口光荣”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口号,必须从体育人口的角度树立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的观念,要有为健康多投资的观念,要懂得成为体育人口是在为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增砖添瓦”。

4.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应指导教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工体育活动体系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工体育文化环境,以促进教工体育活动的更广泛开展;改善体育场馆设施,做好现有场地、器材的管理和维修,消除不安全隐患,挖掘潜力,扩大场馆开放领域,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利用率,设置教工专用场地;应加与校医院和体育部之间的横向联合,落实高校教工健康促进计划,增强教工体育活动的凝聚力,改善教工的健康水平。

5.依托社会力量,发挥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提高家庭整体文化水平,增强健康意识,增加体育消费水平,增强体育健身意识,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热爱生命,热爱运动。

6.提高教工自身的体育素质。转变体育态度,积极的体育态度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消极的体育态度要通过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技能培训和加强体育消费意识等转变到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上来。提高自信体育能力程度,形成长期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转变自身对体育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体育消费习惯,让体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7.加强各级工会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层单位工会和教工体育社团、协会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教工业余体育活动体系;增强教工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加强师生员工之间的体育互动。

参考文献:

[1]陈钧等.北京市体育人口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2).

[2]庞元宁,蔡兴林.中国准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

[3]陈彦.西安市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

[6]中国群体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王运武等.安徽省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和健康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9,(4).

[8]高迎红.提高福建师大中青年教工体育人口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1998,17,(4).

[30]李德玉.我国知识分子体育行为现状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9).

2009年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

上一篇:对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管理的建议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