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施工图设计对确定工程造价的意义

时间:2022-05-04 01:17:21

正确理解施工图设计对确定工程造价的意义

摘要:工程造价总是受到设计意图的制约,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在解读施工图时既要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又要从设计的角度来理解设计的意图,科学地研究分析工程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等,以使工程能以最为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本文通过对施工图内容不同角度的分析,阐述了全面正确的理解施工图对确定工程造价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 设计 工程造价

一、构配件名称的歧义

施工图中同样功能的构配件会有同样的名称,我们在进行施工图预算时往往是按照施工图中标准的构配件的名称,进行定性分类计算。但是由于构配件的多样性,使得名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1.名称的多重含义

同一个名称的多重含义与名称的不明确性有关。例如办公楼门厅人口外有柱的顶板,施工图上也常常标注为“雨蓬”,顾名思义,雨篷就是悬挑于门、窗顶部起挡雨遮阳作用的一种薄板,因其外挑长度受一定限制,总荷载比较小,故板较薄,体积相对较小。而门厅外有柱的大雨蓬板,其功能虽然是挡雨遮阳的作用,但从结构上分析,其跨度较大,有主次梁的设置,板的投影面积大,总体积也较大,这样的板只能属于有梁板的范畴。雨棚相对于有梁板,体积较小,而模板接触面大,故模板连接件、支撑件的摊销量比梁板摊销量大,因此在计算分析时应考虑名称的实际意义。

2.名称与含义的交叉

这与设计的定义界限不严格有关。例如铝合金玻璃窗与铝合金玻璃幕墙,这两者的用材与构造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铝合金窗通过连接件拼装也可以做得相当大,而在较小的面积上做玻璃幕墙并不经济。这样施工图上所注的玻璃幕墙有可能在构造和用材上只需要普通窗的做法就能满足要求,其实际含义就是玻璃窗:相反,有些需要较严格的防水、防火、抗风、节能要求的大玻璃墙部分虽注为“C-XX窗”,还是需要玻璃幕墙的做法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

二、计算规则、定额与设计的协调

1.计算规则、定额的范围无法囊括设计的多样性

有些构造分层做法计算规则,定额中没有,例如楼板的混凝土后浇带,定额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究竟是按平板还是按零星项目考虑。在屋面工程中,我们常常要考虑到不同部分材料和构造的统一,如上人和不上人的屋面中防水层和绝热层做法要求一致,设计根据所选标准图做法重新组合,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对定额结合具体设计进行分析和调整。

2.同样的材料、做法和构配件因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工程各部分总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例如玻璃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在护结构部分时要考虑不同朝向节能的具体要求;建筑物外开窗的玻璃在七层和七层以上时还要满足安全性要求,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部位的玻璃也必须采用安全玻璃。根据玻璃种类的不同,相应的门窗幕墙隔断等的构造节点就有相应的特殊做法。这些会在设计文件中不同部分有体现,造价人员应全面结合说明、门窗表和标准图集来看图纸,否则就可能产生偏差;再如在框架结构楼梯间处的转角平台处往往会增加几根构造柱,图纸中一般标注为GZ(构造柱),这个构造柱的施工顺序是先砌墙后浇柱,还是先浇柱后砌填充墙?就设计的角度而言,此处的构造柱实际需要考虑施工期间不可预见的瞬间作用,应按结构柱考虑,其对于周转材料的消耗,远大于一般的构造柱。因此确定一个构件的准确名称,既要看图中的标注,又要认真体会其实际所起的作用。

3.定额中所注的材料品种、规格可能会与设计有所不同

施工过程中所供应的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也可能与定额规定的有差异,这都需要造价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算,同时还要注意在结算签证时的调整。

三、设计说明和相关施工知识

在施工图说明中,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本图未详尽处,请按现行相关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另外,根据制图深度要求,某些部位可以不处处注明;可只标明大面积材料做法,不标细部做法;只标总体尺寸,不标具体尺寸。这就要求我们造价人员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一定建筑构造和施工操作规范方面的知识。例如有水房间的板底及墙身防水抹灰,设计上没有注明时,我们就不要漏了抹防水砂浆一项;再如墙面干粘石,按其工艺要求,其阳角要用水泥砂浆抹角线、抹门窗套,计算时就不要漏掉了;水泥砂浆装饰线条一项,为保证墙面无接槎,整体一致,墙面要在门窗下口或1.5m高处分格或压条,也不要漏了压条、分格一项等等。

四、施工图中其它不确定的因素

施工和安装方法往往不在施工图中注明,但有时在套用定额时会有问题。这时候也需要造价人员从设计的意图方向来加以把握,与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例如某走廊吊顶为铝合金龙骨包铝合金条板。安装有嵌入、无缝、留缝等几种做法,这在定额上价格相差很大。而无论施工图还是所选用标准集图都没有安装的说明,造价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效果考虑经济因素向设计人员提出合理的建议。装修方面,由于装修材料的丰富多样,装修方法的千变万化,施工图在构造方面经常会留有非常大的余地。总的来说,无论业主还是设计者都会希望在较为经济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意图,因此造价人员应该在面层材料与骨架材料之间寻求最为经济的平衡点。

第一作者作者简介:

陈春雷(1977年9月― )男,毕业于东北大学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工程师职称,现任沈阳建华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上一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的造价控制 下一篇:地铁软土地层深基坑水泥土加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