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材剖析(人教版)

时间:2022-05-04 12:43:05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材剖析(人教版)

一 、课标解读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的内容。“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本节是中国省级区域地理学习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港澳台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位置、气候、河流、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和收集资料掌握了解一座城市基本思路和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材分析

北京是认识省级区域中第一个介绍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共分为三个框题:即“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这三方面的内容环环相扣、线索明确,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框题“政治文化中心”,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课文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材是通过图6.1“北京市略图”和19页活动题使学生了解。通过“北京市略图”可以得到以下信息:一是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二是其交通位置——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与各地联系,所以具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结合活动题图中的文字,会对北京作为古都的战略性地理位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图6.1“北京市略图”中,只能从整体上来看北京的自然条件,而局部的自然特征主要是通过图6.3“北京古今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图上的说明来介绍的。从图上可以看出,北京的地势特征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等河流经境内。当然最主要的是突出北京在对外联络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下一框题打基础,说明悠久的历史与自然条件关系密不可分。

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了说明北京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教材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图6.2,学生会通过天安门的位置以及设立在北京的党政机构,认识到其重要的地位;北京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主要体现在北京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和文艺团体等文化机构和设施,教材中“北京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分布”图6.4,目的是想通过学生观察,得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地图上信息的提取、认定和加工能力。

第二框题“历史悠久的古城”主要介绍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铺垫。教材中文字、图6.5“北京旧城”和图6.6“北京的部分名胜古迹”以及阅读资料“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共同说明了3个问题:第一,北京是一个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二,这样悠久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北京在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的规划格局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第三,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加突出了北京的文化职能,这也是北京不同于其它城市的地方,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研究一个地区,要更好了解它现在的地理环境,就应该了解它过去的地理状况,一个地区的现状往往与它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材两次出现北京城区地图,活动题中的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决不是图6.5的重复,而是为了说明北京城址的迁移与水源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既然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就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第23页活动第2题,就将这个“利用”与“保护”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供学生讨论。

第三框体“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介绍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图6.9“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可以看出: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北京不仅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图6.11的四幅照片介绍“北京的重点功能区”,这充分反映了北京城的现代化特征。高速的发展必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材紧接着就通过活动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从而感受到北京的时代气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使得北京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由于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城市职能,使得北京出现“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景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考验。教材通过图6.10“北京城市道路改造一例”介绍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即平安大街的改建。并且紧接着将“胡同”和“四合院”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

四、活动建议

建议本节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完成“政治文化中心”,第2课时学习“历史悠久的古城”和“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政治文化中心”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第1题的(1)、(2)小题通过读图6.3和文字说明让学生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2题培养学生从图6.4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历史悠久的古城” 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第1题的(1)、(2)小题是对本框题知识的延伸,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第2题讨论对名胜古迹如何“利用”和“保护” ,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3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第1题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的气息。第2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上一篇:“俄罗斯”教学解读(人教版) 下一篇:浅谈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