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时间:2022-05-03 10:02:52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选择45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其降血糖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资料与方法

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10.5岁,30例测定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症18例,并发高胆固醇血症11例。

方法:入院患者先行糖尿病常规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应用丹红注射液20ml+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均于1.5小时内滴完,1次/日,10天1疗程,间隔3~5天进行第2个疗程。其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治疗前后均不变,所有病例均未用其他降脂、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和有关的血液流变学等检查,观察指标所得数据均作自身对照比较和配对检验。

结 果

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球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血小板计数无显著下降。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极显著下降。

应有丹红注射液治疗过程中,2例因出现低血糖反应而减少口服降糖药物;12例因合并较多慢性并发症,血糖下降不明显;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冶疗前后疗数据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血液是由血细胞、蛋白、血浆等组成的黏性液体。血黏度增高必然影响血液在血管中微环速度和各部位器官的供血供氧量,导致微循环功能出现障碍,微血流缓慢或停滞而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组方,经现代工艺提取精制而成。丹参提取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硐,丹参能通过消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黏度,降低血栓素B2,释放血管内皮松驰因子(EDRF)与前列腺素I2(PGI2),松驰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红花提取液主要含红药苷、红花黄色素,红花的活性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本组病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过程所观察到的血糖下降,并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所效,但是否与血黏度、血酯的降低,微循环改善等作用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可做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与降血糖药使用,可增强降血糖疗效,减少药物的用量,纠正高黏滞血症及高脂血症可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至于长期疗效,尚须进一步观察。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冻伤创新疗法探讨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