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寻“宝”之路坎坷

时间:2022-05-03 05:36:37

私人银行,寻“宝”之路坎坷

未来私人银行要重视增值性的服务,不能光帮想着帮助他们打理财产,创造多少回报,这才是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方向。

谈起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可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方兴未艾,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其服务对象不是一般大众客户,而是社会上的金融资产一般在100万美元以上富裕人士。这无一不让私人银行增添了几分神秘气息。

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与想象中的“财富管家式”私人银行家、与无所不能的金融服务等种种“传奇”相比,它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

产品创新不新

“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销售的金融产品,私人银行相对来讲在这块是个弱项,你得自己开发出来,自己设计,然后再销售。如果能把整个一条业务条线都能做得比较成功、成熟,私人银行才能够形成独立的一个品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介绍。

与郭田勇持相同观点的市场人士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同质化竞争很严重,因为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大家就只往自己能想象的方向发展,不像海外,个性非常明显。比如,汇丰综合性的银行,摩根士丹利投行业务嫁接私人银行,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着力点。随着以后中国私人银行的不断发展,私人银行会寻求自己的特色。但未来3到5年还是以“跑马圈地”的模式为主。

谈到同质化的原因,市场人士认为,正是由于大多数的私人银行专注于扩大规模的跑马圈地上,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定位目标细分客群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同样,麦肯锡公司的《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也认为,大多银行还是主要提供基础产品和传统增值服务,而私人银行专属的创新性产品,还停留在初步开发的阶段,量身定制的产品也不多。在投资咨询服务领域,更是接近空白。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郭田勇告诉记者,下一步私人银行应该在产品创新上有所提升。当然产品创新也不是想提升就能提升的,还要看国家监管领域是否考虑给予私人银行更大的支持,比如说能否授予私人银行在信托或者资产管理方面的运营资质,因为没有这个许可没有办法去投项目。总体来讲,未来我们私人银行在自主设计、研发产品上,这个能力需要加强,这是第一个。

再者,私人银行需要加强财富传承功效。中国古代有句话讲富不过三代,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第一代人是创业人,创业者找私人银行关注更多的是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回报。但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就不再看中这个绝对收益了,第二、第三代作为财富继承人,他们讲究享受,言外之意你得让我玩得高兴,与第一代人不一样,他们对享乐方面更重视。所以说,未来私人银行当做到第二代和第三代时,要重视增值性的服务,不能光想着帮助他们打理财产,创造多少回报,而是要做个性化的、私密性的一些服务,这才是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方向。所以,之于未来,私人银行要针对财富传承这种新趋势,在增值服务上下更大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多点开花,形成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多数私人银行仍亏损

尽管各家私人银行都忙着“跑马圈地”,但私人银行的盈利状况却并不理想。目前仅有个别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实现了盈利,而多数私人银行仍然处于亏损状态。“目前私人银行还是停留在财富管理中心的层面,因为专业团队的能力还没能真正提升到私人银行的水平,没办法为客户提供其他的产品,或者说会提供些更不适时宜的产品,比如说定增、类债券的基金。这些产品会有很多缺陷在里面,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当然也要看到的是,每家银行的评定标准不同,很难定义什么算是盈利,怎样算是亏损,有些银行的计算方式是分成的,比如零售占70%,私人银行占30%,计算方式不统一的情况下,对盈利与否的分析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光大银行上海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赵志敏认为。

综合化服务成趋势

谈到国内私人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深圳某私人银行负责任认为,要真正提供个性化、系统性、全方位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发展。目前国内银行业处于转型期,只有当利润市场化充分实施、银行实现自由竞争,高端客户对于银行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才能推动银行对于私人银行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脱媒的加剧,银行也需要有更多的手段去吸引客户,而这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对此,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产品中心总经理崔明峰表示,第一应该要有一个全球资产配置的概念,未来的私人银行应是“两个全”,第一个是全球资产配置,第二是全方位的综合化经营服务,也就是说在给私人银行下定义时,除了给私人银行做财富资产的管理,保值增值的传承等方面服务之外,还应包括证券的、保险的、信托的等这些专业领域的服务。

“虽然私人银行在国内已经运营很久,但是私人银行未来的路还很长,应该大力推崇定向平台式业务,而不是零售业务。要综合平台业务发展,可以嫁接零售、对公银行、资管等不同渠道。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光大银行上海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赵志敏认为。

上一篇:跟着票房买股票靠谱? 下一篇:医药股,投资收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