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完善德育评价体系的道路前行

时间:2022-05-03 04:37:24

沿着完善德育评价体系的道路前行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着教育的社会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人们更加关注德育工作、德育课程和德育评价,新课程、新德育、新评价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成都市在建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德育评价体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聚焦德育新课标的核心价值

主题班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起,我们每一年的德育工作重头戏,就是坚持举办全市20个区县共同参与的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推动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的开展。借助德育新课标,成都市制定了“主题班会课评价标准”(见下表),我们在6个项目的设置和评价内容的确立上,准确地体现了德育新课标的核心价值。

7年来,我市主题班会课成绩斐然,加深了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生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先后出版了《我参与、我体验、我快乐――优秀主题班会课活动方案》《创新产生活力,活动促进发展――成都市中学主题班会课活动总结》等书籍,为新课程理念下德育课程的拓展与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加强多维角度的高度融合

1.“三好”与“新三好”评选相结合。进一步探索“新三好”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导向,促进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的文明礼仪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基础道德规范,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成功和自信,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2002年3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提出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做好孩子的“新三好”要求,并在试点基础上,于2005年在全市广泛推行了争创“新三好”活动,2006年将“新三好”列为成都市中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前置条件。2011年又进一步开展成都市中小学生“争创新三好・十星评选”活动,通过在中小学生中树立一批道德先进典型,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成都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评学生的综合素质。从2003年起,按照教育部要求,我们对中小学生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条主线、20个维度对学生的个体素质进行综合性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发展,充分保障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006年,我市在总结前几年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小学生评价手册《成长的足迹――学生成长记录册》(共12册),以及《中职生成长手册》《中职生实习手册》,记录学生在校成长期间和实习期间的学习成长过程和进步情况,以强化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常规管理。

上一篇:绘制育人为本的“路线图” 下一篇:打造与新课标相吻合的“经历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