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现状及发展方向

时间:2022-05-03 12:19:25

地震预报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一次次的地震显示出大自然对人类的喜怒无常和不可捉摸。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的神经。当我们看到人类自身生命及其造物在巨大的海浪和震动面前的脆弱和无力,也似乎是大自然通过它难以预测的暴怒和力量在证明它在终极意义上的强大和不可征服。地震引起的巨大伤亡,引起了老百姓的愤怒与怨恨,人们再一次把中国地震局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么,依照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地震究竟是否可以预测呢?我们又应该把地震预测工作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呢?在此,相信通过我在这篇文章中对地震预测的现状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关键字:地震 地震局 预报 预警 启示

一.近年地震概况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截止2011年3月24日为止,已致9700人遇难16501人失踪,这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刚刚走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阴霾的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面对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地震的阴云总是笼罩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不少民众生活在地震恐慌之中。以下是汶川地震以来的部分地震情况:2008年5月12日 汶川里氏地震约7万人死亡2万人失踪,2009年4月6日 意大利罗马以东拉奎拉6.3级地震近300人丧生,2009年9月29日 太平洋萨摩亚群岛 里氏8.0级地震逾190人死亡,2010年1月12日 海地里氏7.3级地震 30万余人死亡,,210年2月27日 智利里氏8.8级地震 802人死亡,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里氏7.1级地震 2698死亡,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里氏5.8级地震 25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 日本宫城县东北部里氏9.0级特大地震 近万人死亡16000余人失踪。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震惊,一瞬息的时光,夺去了无数的生命、摧毁了家园,给灾区的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家园摧毁,失去亲人,更给灾区受灾的人民精神带来极大痛苦及伤悲,同时也给关注灾区的每一位同胞们带来痛心及悲哀!在大自然的面前,充满无数智慧的人类还是显得如此的无可奈何。让人们难以接受的是,经历如此多大的地震,竟然震前没有一点预示,倍感诧异,而地震局给出的回复“曾监测过该地区,未发现异常”, 但就这样的一句话,就算对此次大地震的交代,未免有点敷衍了事,我对这样的答复感到不满,替死去的同胞们感到愤怒,为活下来的人们感到更加惋惜,活下来的人们,不知道对他们是幸运还是残忍,看着死去的亲人,目睹家园变成废墟,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温饱更是无从谈起。如此大规模的地震,波及地区如此之多,波及范围如此之广,此前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充满悲伤与愤怒的人们将矛头指向了地震局。

二.中国地震预报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预测作为专业地震部门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的国家。中国有组织地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44年前的邢台地震。中国人对地震所进行的大规模的观测、研究与预报探索工作,即由此展开。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源自总理。1970年1月17日到2月9日,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指示,会议建议:建立国家地震局并建立一支适当数量的地方专业地震队伍,开展地震预报和防震抗震工作。中国地震预报国家队和地方队的组建,标志着地震预报工作的正式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自1970年成立中国地震局至今,地震部门有记录的地震预测至少77次,其中强震31次,中强和有感地震46次。除此之外,地震局系统外比较准确预测的震例也达数百次之多。那么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科技落后的年代可以准确预测地震数百次,而在科学技术先进的现在却出现了“地震不可预测说”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三.日本地震的启示:预报还是预警?

日本地震后几天国内媒体报道说日本气象厅提前10秒准确预报了这次地震。于是时评家们纷纷发表“日本气象厅提前10秒预测地震令人尊敬”、“为什么日本能提前10秒预报地震”的评论,批评国内地震局此前“地震预测目前仍是世界难题”、“地震难以预报”的说法是在推卸责任,地震在现在究竟能否准确预报,一时又成为话题。

这其实是把事先的预测预报和事后的预防预警混为一谈了。所谓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当一个大地震发生后,在大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震台首先收到了地震波。这时立刻发出告警信号,由于电磁波传播极快,可以使远处的地区在地震波还没有到达之前就知道发生了大地震,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减轻人员伤亡。地震预报和预警最大的区别就是预报是没有发生前,而预警是发生以后的。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1000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发出警告和关闭铁路干线等系统,减少人员伤亡。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尚未建立规模性的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系统,仅在少数重大工程建立了小规模的地震报警系统或地震人工紧急处置系统。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如果该地区建立有地震预警系统,并且能够在地震波到达北川等地区之前,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预警,这些灾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或许不致如此惨重。

现在也有一部分人建议中国和日本一样,取消地震预报,把精力和财力花在地震预警上。有学者甚至认为,最初就不应给地震研究加入不可能实现的预报的目标,但反驳者担心,如果取消这些工作,可能造成投资转向日本的防灾计划,企业主乐于看到它的发展,而研究工作便失去了支持。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地震是可以对付的,这是肯定的。但单凭现有的科技水平,完全依赖准确的预报,是无法对付地震的。需要科技与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这方面我们要向日本学习。我认为,我国不应该取消地震预报,而是应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与震灾防御综合能力。如果放松预测,再出现像日本这样的地震,中国的损失将难以弥补。

上一篇: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探讨 下一篇:论如何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