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多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05-03 11:50:46

有效利用多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的研究课题。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环节。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研究课题。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图形的教学

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便捷、快速地绘制各种图象,展示图象知识的欲望,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例如:探索函数yA8in中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老师用nash软件绘图,借助多媒体演示,动态生成的图象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认真观察图象的动态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各个参数对图象的影响。又如,三视图的教学,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模型的三视图,以及由三视图还原出的实物模型,可使高度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有趣,易于感知。

2.有利于模拟试验

要获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的随机事件,采用人工试验会消耗较多的时间,有些还会消耗材料,有些难以得到理想的试验结果,若用计算机模拟试验,不但不消耗材料,能展示实验的过程,而且可快速得出理想的试验结果,学生如身临其境。例如:“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正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当人抛掷硬币次数很多时,需要很多时间且人会太累。而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可以快速进行任意次的抛掷,计算机立即计算出正面朝上的频数和频率。看计算出的频率,可以看出当抛掷的次数足够多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值在0.5附近摆动。因此,可用0.5来度量正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看计算机的模拟试验,学生理解了“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可以用概率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又如,“求出矩形内的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的面积”,采用人工撒豆子实验较难得出理想的试验结果,而利用计算机模拟撒豆子实验可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3.有利于需要大量计算的教学

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而且是重复相同的步骤计算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计算程序,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演算。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绘出方程对应函数的图象,让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大量的计算,绘表演示计算机每一次的计算结果。通过观察图象和演算结果,可以很快得到方程的近似解,让师生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4.有利于数学建模的教学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变化现象,很难根据已知理论直接建立函数关系。但只要能收集到变化过程中变量的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建立大致反映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建立模型的过程简单、方便,形象直观,是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例如:用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模型y=yoe(£表示经过的时间,%表示t=O时的人口数,r表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建立我国在1950——1959年的具体人口增长模型,并检验所得模型与实际人口数据是否相符。由于人口数字非常大,人绘出的图偏差是非常大的,计算量又大,很有必要借助计算机建模和检验模型。以年份为横坐标,人口数为纵坐标,输入数据对,计算机能快速绘出散点图,在计算机中选择一个能大致反映其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计算机立即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其解析式,得到理想的可用模型。

二、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基本环节

1.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多媒体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第一步。内容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与传统教学对比,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要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数学课件的设计

数学课件设计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意性,有更好的教学互动性。设计数学课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件开发是否具有必要性。与传统教学对比,若没有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去开发课件。

(2)课件的教学是否更具有师生互动性。多媒体教学要兼备传统教学的优点,更具有传统教学无法具备的优点。

(3)屏幕宜美观、大方、简洁,内容正确、规范、有创意。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课件的设计不宜有太多的音乐和按钮,否则屏幕容易显得零乱,主次不分。屏幕的动画速度要合适,色彩搭配要和谐。

(4)课件制作完毕,需要反复审查校正,并进行教学实践的检验改进。

3.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教学

正确使用多媒体的各种教学设备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首要保证。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的教学,可以控制教学内容的速度和反复播放教学内容,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多媒体教学仍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提示,帮助学生思考和掌握知识。老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的教学节奏。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高密度地传授知识,所以要注意不要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过分的快速节奏教学,把学生变成灌输知识的对象,把多媒体教学变成向学生灌输更多知识的先进教学设备。

4.收集多媒体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老师要及时收集教学的反馈信息。若反馈有教学存在问题,老师应该琢磨课件内容的设计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反思教学组织方法是否合理,还有哪些内容需结合传统教学进一步去补充或提高。存在问题分析清楚后,要进行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改进,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上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高一数学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及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