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新课标的特点与实施策略

时间:2022-05-03 07:42:55

中学物理新课标的特点与实施策略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过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思路,突破旧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由于受长期的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很多教师一时难以接受新课标的理念,同时,很多教师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不能按照新课标精神进行教学,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基于以上情况,有必要谈谈中学物理新课标的特点与实施,和大家共同探讨并提升理解和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关键词:内涵 区别 特点 目标 继承

一、新课程的内涵

课程原本是指学习的科目。新课程就是指观念、功能、内容结构体系都发生了改变的科目。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调整和改革课程结构、内容后,构建出的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实施新课程是一项伟大战略工程,开展新课程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协调国家人才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程与老课程的本质区别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新课程除了体现出知识结构新,内容新之外,它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新。新旧课程观上的差异表现是:旧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是教材;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而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的整合;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新课程奉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生本理念,而旧课程恰恰是忽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忽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本质上的差别,课堂教学就出现不同的效果。

三、新课标的特点

物理新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物理新课程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转变,教材的功能也随之而变。其功能改变为: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它变得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物理新课程有如下特征: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改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形成的错误的,模糊的或片面的,真正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形成对自然的正确观念。淡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表现,注重了过程和方法。

从所用的初中物理教材看,初中物理新教材确实具有下列特点: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活泼。

四、新课标新在哪里

1.全面落实三维课程目标。过去的教学考虑教学目标时尽管也提高到思想教育和能力的提高,但大家的着眼点只在知识,能够落实的也只有在知识。新课程与旧课程根本区别在于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并且作出了可操作的规定。

2013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所做的改革,例如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活动(讨论、探究、制作等)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插图、活跃版面等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三维目标。

2.改革不忘记继承。新课程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在研究国内外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新教材也是这样的,可以说,“没有过去的几十年的教材发展与进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表面上看,新书与旧书(指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相比面貌一新,实质上,它在大多数问题的处理上继承了人教版教材的传统,这一点从以下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都是从现象开始的。例如:运动的描述(旧书题为“机械运动”),开始的几个照片为哈雷彗星、喜马拉雅山、猎豹,旧书为人造卫星、银河系运动员、火车,不论用什么照片,目的无非是说宇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随后引入运动的相对静止、运动的快慢(速度)等内容,两书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旧书多为作者的陈述,课堂上就是教师的讲述,而新书里学生的“想想议议”比较多,动手动脑比较好。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新书与旧书也是大致相同的。例如:关于重力,两书的教学核心都是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方向,教学思路都是通过实验测量出不同质量的物体所受到的在重力,分析数据得出G=mg的关系。不同之处是,第一,新书要求作出G-m图象,这也是为了加强科学方法探究教育;第二,新书在重力之前简单提了一下万有引力,这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现代科技靠近一些,没有深入的要求。

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摸索前进的过程,我们相信有了新的《课程标准》,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实验教材,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有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素质教育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上一篇:浅谈中国花鸟画的构图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