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和谐高中数学课堂氛围

时间:2022-05-02 07:09:44

如何创设和谐高中数学课堂氛围

【摘 要】 创新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其次要实施多样化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讲有趣的内容搞好课堂教学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新模式 和谐 数学教学

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中国梦。

数学教师的工作场地是教室,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是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始终是困扰数学教师的问题。数学的特点是抽象、严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制约着和谐课堂氛围的建设。那么究竟怎样教学,才能够创造出比较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呢?我的经验是:

一、要带着愉快的心情进教室

人的心情总是会表露出来的。不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多么的好,控制能力多么的强,他的心情总是会流露出来的,或者早,或者晚,或者多,或者少,或者明显,或者隐含,一点表现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心理素质好的人和控制能力强的人,表现的不太明显罢了。心情愉快的人,面带笑容,走路如风,说话如钟。心情不好的人,满面愁容,走起路来懒洋洋的,说话有气无力,萎靡不振。

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影响着学生的心情。人们说“同病相怜”,表面的意思是说,看到病人,就会联想起自己曾经也得过同样的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这个成语隐藏着一个心理学原理----随众心理。具体地说,就是看到表情痛苦的人,自己的心情会不由自主地难过起来,很多本来已经忘却的难过事情都涌上心头。看到快乐的人,自己的心情也会好起来,一切忧愁和烦恼便烟消云散。譬如说,我们的心情本来很好,当我们走进别人家的灵堂,看到那些因丧考妣而痛不欲生的人时,自己的眼泪会禁不住翻过眼眶。课堂上的情况与之类似。教师喜笑颜开,学生就心花怒放;教师满脸愁云,学生的心里会沉甸甸的。如果大家的心情都不好,那怎么能够创建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所以说,要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教师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大脑皮层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各个部分都有各自作用的范围和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协调统一。用某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大脑与之相适应的部分就处于积极的状态,用另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大脑与之相适应的另一个部分就处于积极的状态。如果只使用一种方法教学,那么学生大脑的某个部分就一致处于工作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大脑的这些部分就会逐渐疲劳,学习的效率降低,表现为反应问题迟钝,呆板。和头脑反应迟钝,思想呆板的人相处,与和头脑反应灵敏,思想活跃的人相处相比较,自然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老师能够不断变换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大脑的各个部分轮换工作,轮流休息,那么学生大脑的各个部分都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比较好相处些。

课堂上,可以讲练结合,讲一个段落,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一阵子,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和写相结合,多种器官并用,减轻各个器官的压力。总之,不要让学生的某个器官的某个部分过于劳累,要让学生不感到累,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里学习数学。这样,就比较容易创建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教学内容要趣味性强

高中数学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完成《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衡量一堂数学课教学的成败,不是看你是否使用了教科书,使用的什么教科书,和教科书结合的程度如何,而是看你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27页)

是否引导学生完成了《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就是成功的教学,否则,就是失败的教学。可以说使用教科书,不使用教科书,使用教科书的程度,与数学教学的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不能够把使用教科书的程度作为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强调教科书的使用是错误的。

教科书是依据《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参照全国各地的学生情况、地域特点等编写的,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小小的教科书难以涵盖全国各地的情况。我们说教科书编的好,是对全国范围内的学生而言的,不是针对某个学校而言的。对我国某个地区的学生比较适应的教学内容,未必一定对另外一个地域的学生也适应。所以,使用教科书不可生吞活剥,要因地制宜,合理删减,恰当增加。也就是说,教科书是教学的依据,但不是让我们照本宣科的,而是灵活使用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当地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等地域特点,有选择的使用教科书,也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过分地强调教科书的作用,有悖于《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

有趣的东西会使人兴奋、愉悦。愉悦的心情是和谐课堂的基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自编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穿插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我在教学等差数列的时候,先给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有一座塔,高1000层,下面第一层1000块砖,下面第二层999块砖,下面第三层998块砖,每增高一层,就减少一块砖。这座塔一共有多少块砖?”听了这个题目,学生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排祥和的气氛。

四、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创建和谐的课堂范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个好的心情。学生的心情不好,何来的和谐课堂范围?造成学生心情好与差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的程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的紧密,学生的心情就好。

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有照相留念的习惯。我在教学“排列组合”时候,有意与毕业照相联系在一起。“假定现在是你毕业的时间,你们一个寝室的6个同学想在我们南山中学的大门前合影留念。请大家使用我们学习过的排列知识计算一下,如果6个人站一排,能够拍多少张不同的相片,如果站两排能够照多少张不同的相片?”一谈到毕业照相,大家精神头就上来了,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照相是他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以前从没有考虑过能够照几张不同相片的问题,现在要研究它,他们感到对自己的生活有益,实用性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

创建和谐的高中数学课堂氛围,不但是一个教学问题,而是时代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是高中数学教师的历史责任,应该予以重视。

上一篇:浅谈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