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推进铜仁市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5-02 01:50:03

如何科学推进铜仁市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铜仁市按照在铜仁地区“走前列,作表率,先突破”的要求,拓宽思路,超前谋划,着力打造贵州东北部中心城市,中西部交通枢纽,黔湘渝鄂边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新型生态产业聚集区,集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铜仁市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铜仁地委、行署通过《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着力打造铜仁城市经济圈。这对铜仁市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铜仁市抢抓机遇,直面挑战,按照在全区“走前列,作表率,先突破”的要求,拓宽思路,超前谋划,将城市功能定位为:贵州东北部中心城市,中西部交通枢纽,黔湘渝鄂边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新型生态产业聚集区,集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但要实现这一建设目标,必须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又要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切合市情的措施,才能真正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具备的优良条件

铜仁市位于贵州东北部,东与湖南接壤,是铜仁地委、行署所在地和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铜仁大兴机场通航、渝怀铁路过境、铜玉高等级公路投入使用,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使铜仁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几年来,铜仁市实施“兴工富市、强农稳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环境立市”发展战略,全面改善了城市供电、供水、通讯、城市干道、旅游接待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品位提高。特别是通过开展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城”、“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等称号,打出了城市品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从新加坡近50年快速发展来看,城市规划是龙头,规划一经确定,至少管50年,谁也不能更改,当政者只能是规划的实施者,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突出“花园城市”特色,在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管理,突出为民理念,从而得到市民的拥护。借鉴新加坡成功的城市建设经验,我认为铜仁市城市建设应该分四步走,即科学规划,盘活资源,开辟财源,优化管理。

制定科学规划,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铜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铜仁市应该围绕打造集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制定未来50年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和近15年实施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广泛征求意见,一旦规划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当务之急是做好四件事:一是制定未来50年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二是全面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三是理清建成区(含谢桥新区)、川硐新区(含东城区)的相互关系,利用好前期进行的城市概念性设计成果,分两个片区完成控规带城市设计;四是完成部分城市重要场馆、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特别是要完成一些标志性建筑和公园、桥梁、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详规,使城市建设有据可依。

铜仁市的城市规划,必须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心打造,达到既有城市品位,又满足居民需要的效果。铜仁市作为连接张家界、凤凰古城和梵净山的重要接点,必须按照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和多元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在山、水上做足文章。铜仁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城市,精心打造锦江12个半岛,规划设计水上活动中心,打造梦幻锦江美景。同时突出居住在铜仁的苗族、土家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围绕中南门古城、东山历史文化古迹和九龙洞风景名胜区两个“国保单位”,发展多元文化,努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为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而奋斗。

铜仁市的城市规划,必须统筹兼顾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关系,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总体规划必须统筹城乡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把城乡规划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实现总体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铜仁市现建成区面积才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5万人,按规划,远期目标是面积100平方公里,发展人口80万,并规划开发建设几个新区。在规划中,我们要多方考虑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变为城市人口,规划建设桃园新村,制定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充分解决其进城发展的就业、住房等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均衡持续发展。

盘活现有资源,筹集资金加快城市发展步伐

今后3年,铜仁市城市建设预计需要资金40亿元。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建立融资平台,成立铜仁市锦江投资公司,盘活国有资产,壮大公司实物资本,将国有资产由存量变增量。加大银行贷款争取力度,向农发行、国开行、建行和信用联社等商业银行争取贷款和争取中央财政发行政府债券,总金额在7亿元左右。目前,农发行已有1.95亿元贷款到位,向国开行、建行、农发行争取的2.7亿元贷款已分别上报省行。二是3年内力争完成土地复垦整治3万亩,筹集资金6亿元。三是3年内收购储备土地10万亩,可筹集资金约20亿元。四是加强城市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经营。对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场、城市客运车辆、报刊亭、广告等特许经营权进行出让和拍卖,3年内可筹集资金7800万元左右。五是争取国家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城市快速干道、路网改造、污水收集、垃圾清运、廉租房等建设项目,预计在3年内投入14亿元左右。通过以上途径,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开发后续财源,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围绕铜仁地委、行署制定的“两带两圈”战略目标,做好“铜仁城市经济圈”和“大兴至大龙”工业带产业规划和轻工业区、资源型加工业区规划工作。按照“大招商、招大商”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搞好项目策划,强化项目储备,加强前期工作,寻求工业招商新突破。抓好运行调度,搞好协调服务,兑现各项政策措施,并根据工业经济的形势,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扶持措施,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并渡过难关。

二是大力发展商贸业。做好商贸业网点发展规划和旅游商品一条街规划编制工作,延长民主路步行街至北门口,将该区域打造为以大中型百货、专业店、品牌店为主的城市核心商业区;在引进著名品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突破;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文明经商;帮助各市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商誉,打造诚信市场。加强对上海华联超市、金滩批发城、金码头等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的管理和跟踪服务。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际标准旅游城市标准,做好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搞好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力争通过招商引资,综合开发锦江、九龙洞景区;通过加大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对铜仁市旅游资源宣传和报道力度,重点开辟贵阳、重庆、长沙和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

此外,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

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城市品牌。在城市建设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城市管理上要坚持树立为民理念,打造清廉、诚信、务实、高效政府。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按照国家、省有关标准和铜仁市创建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巩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成果。2009年10月至今,再次掀起“整脏治乱”和文明创建新高潮,解决好背街小巷、小区院落和城郊结合部垃圾清运问题,将“整脏治乱”向乡镇集镇周边和公路沿线村寨延伸。切实解决好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住房、生活、教育、卫生环境等问题,让居民热爱城市、支持政府。继续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切实搞好城市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作者系铜仁市委副书记、铜仁市市长)

上一篇:抗大旱 保民生 南网情 下一篇:那些干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