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大国

时间:2022-05-02 10:32:26

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大国

编者按:经历了百年的期待与梦想,奥运的圣火终于在北京的天空绽放。2008 年的夏天,中国因为奥运的举行而变得与往年不一样:人们的视听世界里满是奥运的新闻,公共信息的空间几乎被奥运所垄断;世界汇集于北京,我们竭尽人力物力打造形象,款待客人;中国代表团历史上首次登上奥运会金牌榜首。

而在最初的激情和荣耀退却之后,有人不禁会问:奥运之外更广阔、更真实的民生民权是否被盛世的光环所推动?我们做为东道主是抱着包容平和的心态拥抱世界还是迫不及待、不遗余力地述说我们的傲人业绩?在举国体制下的金牌大国是否就等于体育强国、经济强国、科技强国?……

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还剩三天时,金牌总数已达四十六枚,加上还有夺冠希望的跳水、乒乓球、跆拳道、皮划艇、拳击、女曲等,突破五十枚极有可能,历史上首次登上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几成定局。

在近四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军团的金牌榜位次逐级而上,最终在北京奥运会上成功登顶,可喜可贺。但金牌榜第一,不等于奖牌榜和总分榜第一,不等于中国已成为一个体育大国,更不等于中国体育已经高枕无忧了。

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竞技体育大国,一个金牌大国,这殊为不易,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得到此项殊荣的。但仅此而已。金牌从来都不是奥运会的全部,更不是体育的全部。奥运金牌,光芒闪烁,它能说明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它不能说明的东西同样也很多很多。

假如说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那是过于夸大金牌的标志意义,属于头脑发热,目光狭隘,相信持此论者甚少。但目睹中国队金牌直奔半百,也许有不少人会认定中国已是体育大国,也有一些道理,但本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体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竞技体育,也包含全民健身、体育休闲、体育人口、国民身体素质等大众体育内容,并包含派生出来的体育场地、体育产业、体育科研、体育医学、体育教育、体育保险、运动员安置等。

除了竞技体育,我们能与美国这样的体育强国拼夺“金牌”的东西并不多。在中国,健身尚未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健身场地严重短缺,体育人口相对于人口基数依然偏低。中国体育最大的“硬伤”还在于尚未实行“体教结合”,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严重影响到他们退役后的安置、就业和发展,既越来越难以吸引青少年投身竞技体育,也造成了“金牌”背后社会成本过高的弊端。

即便是竞技体育也并非完美无缺。虽然“奥运金牌”锐度和亮度极高,但中国竞技体育的厚度、质量和品牌都远非一流。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跳水、射击、举重、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柔道上收获甚丰,在射箭、赛艇、帆船、蹦床上也首获金牌,但是却无法在田径、游泳这些基础大项和足球、篮球这些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未能在国际流行项目、尖端项目、品牌项目上取得突破,表明中国“奥运金牌第一”的质地还不够优秀,“含金量”还不够高。

在最能体现职业化底蕴的足球领域,中国足球队尤其是男足败得让人心惊。

所以,我们还是把“奥运金牌总数第一”这块无价“金牌”嵌入“金牌大国”或“竞技体育大国”的牌匾中比较好。等我们的男足不让人生气了,等我们随时随地能找到健身场地,等我们曾接受过系统教育的运动员退役后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后,我们再称呼自己为“体育大国”也不迟。

【原载2008年8月22日

《新文化报》】

插图 / 刘宏

上一篇:当世界汇集于北京 下一篇:奥运之外还有广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