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米那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01 09:37:29

鲁米那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病因,探讨鲁米那联合硫酸镁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光照治疗及营养支持(使用白蛋白),治疗组加用鲁米那及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2%,高于对照组的79.1%。结论鲁米那联合硫酸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鲁米那;硫酸镁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35-02

新生儿及小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此期的常见病,尤其以新生儿时期最为常见,多由于感染因素所致,其次是溶血性,母乳性黄疸等[1]。我院儿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鲁米那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高胆红素血症38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及小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8例,均属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STB最高352.6μmol/L,最低95.8μmol/L;ALP最高626.5μmol/L,最低168.4μmol/L。对照组STB最高298.9μmol/L,最低103.2μmol/L;ALP最高567.3μmol/ L,最低177.5μmol/ L。两组患儿的年龄、患病种类、总胆红素值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炎、蓝光光疗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采用光疗及营养支持(使用白蛋白)[1],治疗组加用鲁米那(30mg/片),5mg/kg.d,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连用7d,25%硫酸镁10ml,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连用7d。

1.3 观察指标:治疗7d后复查两组患儿STB及ALP水平;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经皮测胆法,仪器型号JH20-1A,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发公司生产);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STB及ALP水平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STB及ALP水平明显下降,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2.2 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腹泻,12例,对照组腹泻10例,两组患儿停止光疗和用药后症状消失,未发现发热和皮疹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疾病,严重者可遗留不可逆的中枢神经后遗症,是目前重要的致残因素之一,蓝光照射治疗一直是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1],我院采用鲁米那联合硫酸镁加光疗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收到良好的效果。治疗中应用鲁米那有以下作用[2]:①诱导肝脏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转移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降低血浆胆红质浓度②镇静作用。治疗中应用硫酸镁以下三方面作用[3]:①导泻作用。内服由于不被吸收,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持有大量水分,肠内容积扩大,肠道被扩张,刺激肠道蠕动,使小肠内容物迅速进入大肠,排出水样大便,减少了肠肝循环中胆红素的再吸收。②利胆作用。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产生利胆作用。③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利尿剂的作用,使尿量增加,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本研究结果表明,鲁米那联合硫酸镁加光疗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7~444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 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 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8~349

作者单位:271400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上一篇:行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 下一篇:探讨宫颈糜烂的临床特种光治疗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