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职生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01 01:26:05

当下中职生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中职生的道德现状令人担忧。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中职生的道德现状,从内外因两方面来分析中职生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中职生道德现状的对策。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上述问题,它不仅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祖国未来的前途命运,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道德;现状;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然而,就目前的许多现象来看,中职生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高度重视中职生道德现状和制约其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从而研究探索矫正的方法和途径,是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当下中职生的道德现状

当代中职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乐观、蓬勃向上的。绝大多数中职生具有较强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普遍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他们敢于探索创新,善于接受新知;他们崇尚民主、平等、自由;他们渴望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等观念仍被中职生所推崇;信誉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职业责任感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逐步成为中职生内在的自觉要求。从以上情况分析,当代中职生大多数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基本符合社会规范。

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职生道德品质健康主流的同时,也要正视在负面因素影响下存在的消极问题。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制、纪律观念等淡薄,旷课、逃学、随地吐痰、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早恋、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

2.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

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阶段后,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费力。

3.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受“普高热”的影响,许多中职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高,才是优秀生,进入中职,就是“末等公民”,为此,总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冷淡,遇到挫折就更难承受了。

4.意志力差

现在许多中职生由于家长娇生惯养,无原则的溺受、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方案,只是退缩或放弃。有的中职生就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整日无所事事,游荡于社会。

二、提升中职生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

1.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应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树立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观

目前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文化技术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有吃苦耐劳精神、遵规守纪、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的学生求之不得。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把好德育关,培养出思想品德过硬的素质全面的学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目标层次递进的德育体系,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构建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学校要努力完善和建构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展开全程管理,实现德育工作的高效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细节管理,注重养成教育

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着手抓文明行为的养成,要让学生知道企业对职工有哪些行为规范,从习惯入手抓养成教育,制定学生的一日常规,某个时段着重解决某个问题,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这样方能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阶段化。

(2)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育中

中职教师要结合各专业课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结合身边的实际和社会的热点进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3)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就心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知识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各科老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自信自强,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办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4)举办法制教育系列活动

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地请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学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举行“珍惜生命、远离”“拒绝校园暴力”签名活动、法制知识竞赛、学生模拟法庭、公演普法小品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3.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引领。“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交往中的小节行为上都做出示范,以具体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到自己不希望学生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尤其是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培训好班主任,使班主任具备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品质。

中职生是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后备力量,他们道德品质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要用战略性的眼光认识做好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强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静.檀传宝.学会关怀与被关怀[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2]周孝.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新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9).

[3]马越.浅谈当今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2007(6).

上一篇: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