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时间:2022-05-01 09:50:21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形态性、建构性、时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三大特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冲击,内容缺乏生活化、话语缺乏生气及语境相关性低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通过构建生活化的话语体系、对话式话语范式及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媒介素养等措施,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创新

高职院校通常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学生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必不可少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了冲击,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呈现出某种失语的状态。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新媒体时代融入网络社会的程度较深。高职院校要摆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且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进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相关概念

为了充分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词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话语”两部分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会或者政治团体的道德规范与思想观念,这种道德规范与思想观念会通过各种形式影响社会成员或团体成员,使其根据这些道德规范与思想观念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话语”的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话语是一项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沟通的符号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规律。根据上述两个词语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词可以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时代环境与政治团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各项关系,从而指向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包含一般话语的基本特性,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其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是立体的,但特有的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话语,它的主要特性应该具有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定的政治团体,并为该政治团体服务,维护政治团体的稳定与治理是其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依靠理论说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发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建构性。话语在建构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语言是教育主体间交流互动的中介,承担着沟通教育的职能,只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影响,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时代性。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它代表的事物或者形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语言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一项语言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脱离实际,进而在特定的语境下有效发挥其作用。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较严肃和稳定,这与新媒体话语的开放性特征有一定的冲突。在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话语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间的冲突,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效果。

1.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缺乏生活化

生活实践是人类思想的主要源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一定的成效,就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其话语内容及方法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契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权威话语和政治文件等形式呈现,比较缺乏生活化的话语内容。这使得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理论教育,不易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掌握理论精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更关注自身的发展,往往通过彰显自我的形式展示自己张扬的个性。因此,缺乏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已不再适应当前语境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更倾向于极具生活化的新媒体话语。真实细微的日常生活是大学生话语的源泉所在,这些话语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是他们对周围发生事件的直观反应。因此,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易融入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文化语境里,还会与新媒体语境产生某种冲突。

2.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缺乏生气

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平等、和谐的相互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在单一封闭的话语系统背景下形成的,教育者占主体、支配地位,学生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一元话语系统下形成的话语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导致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出现障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缺乏生气,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易将个人情感融入话语中。要想改变以上状况,教育者必须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丰富话语资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度,不局限于支配性和单向性话语。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更注重主体性,希望用平等、民主的方式和态度与教师沟通,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话语平等。

3.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相关性低

语境贯穿于话语生成、交流、发展的全过程,话语只有适应特定语境才能增强其有效性,充分发挥话语所具备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以特定社会现实语境为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主要通过政治文件的形式向大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该方式在当时的语境下有力地推动了人们思想的统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对内容、平台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以保证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有效实施。但是,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仍然是采用传统模式,严肃、单一的政治话语在校园里使用和传播。某些高职院校并没有对当前教育形式进行及时了解,当学生话语交往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改变自身话语方式;某些高校虽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学生话语有断裂,但是仍然遵循陈旧的教育理念,刻意回避学生渴望话语权的诉求,导致理论不易适应新媒体语境,教育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路径

1.建立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面临多方挑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基础,使宏大刻板的教育话语走向现实生活。多元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要从以下几方面创新:首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异彩纷呈的大学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现实世界提取新鲜的话语元素,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适时性和开放性。其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话语必须直观反映学生的现实需求。新媒体话语的生活性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元素,满足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新媒体时代下寻找与学生需求相关的契合点,真正建立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2.构建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

平等和谐的话语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互动交流,以便实现话语认同,时刻注重教育的主题与课题之间的平等。另外,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全面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在理论中发现真知,让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及生命意义进行自我觉悟与反思。情感可以催化话语认同,大学生正处于自尊心较强的阶段,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情感因素,从而以真实的情感消除大学生对刻板思想政治教材的偏见,增强思想政治效果。

3.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距离,是因为大多数W生先教师一步踏入新媒体语境。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首先,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新媒体运行机制,熟练操作新媒体资源,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开拓网络课堂,并将更多教育内容在微博、微信等媒介上进行展示,让新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话语得到有效传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被教育者的选择性为基础,将话题转变为学生需求的内容,并积极借鉴新媒体话语中的有益元素,构建新鲜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乔文娟.浅析微博时代公众话语权的提升[J].新闻世界,2012(1).

[2]陈宁,周翔.新媒体视域下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塑[J].北京教育(德育),2011(10).

[3]陈爱娟.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重建[J].合肥学院学报,2013(3).

[4]占建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话语权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思政专项课题: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SZZX16047)。

上一篇: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习语词典的配例和释义 下一篇:网络热点IP影视改编的特点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