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的四大特征

时间:2022-05-01 09:32:57

略论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的四大特征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道德教育也必须坚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最高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起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转变观念,促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立足全面,重视评价内容多元化;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形式多样化;交流互动,发挥评价发展。

【关键词】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三维统一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大背景下,道德教育的要务就不仅是要培养受教育者拥有一个完善的道德知识体系,还要注重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并实现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转化。中学德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在教师的道德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从知识的传授到行为的养成,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应担负起无可替代的引导作用。而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应当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转变观念,促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型评价模式中,教师俨然是集教练、裁判、法官等角色于一身,缺乏基本的民主、平等意识,造成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分离,评价不再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理解和协商,而成了评价者(教师)单方的独断专行。为了纠正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产生的弊端,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评价理念,壮大评价主体队伍,使单向型的评价方法转变交互型的评价方法,保证德育评价的公正、可靠和有效,真正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即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充分了解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二是可以实现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更注重在德育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改正,从而凸显德育过程的教育价值。

其次,让家长成为评价主体之一,构建家校结合的评价模式。家庭是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认识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刻影响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可以使家长更清楚地认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认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的主动参与可以有效防止家庭教育的缺失,弥补学校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最后,让社会成为评价主体之一,架设社会评价通道。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现道德水平、养成道德行为的重要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社会实践单位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想认识、纪律意识、团队精神、动手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引起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的反思,并加以改进。

二、立足全面,重视评价内容多元化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体现在道德知识的掌握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构建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内容体系。

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道德情感是契机,道德意志是保障,道德行为是归宿。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德育评价不能只考察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和道德行为的优劣,还要考察道德情感的厚薄以及道德意志的强弱。没有道德情感的诱发和道德意志的推动,就没有道德行为的养成。这就要求德育评价应涵盖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方面的内容。

三、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只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学习后的学生进行一次道德总评,评价的结论只是给予学生在一个集体中的相对位置,并不能有效地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更注重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的发展状况和养成过程。发展性德育评价的性质不是给学生做定论,而是给学生提出参考意见,让他及时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促使他在认同评价结果的同时加以反省,从而激励他扬长避短,实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目标。

首先,发展性的德育评价方法是以承认学生自身的阶段性差异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基础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测评性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计分评价法等),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德育评价常态化、动态化。

其次,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求评价形式必然是多样的。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必须把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等有效结合起来,权衡轻重,综合评议,既客观反映学生特定阶段的道德水平,又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主动性。

四、交流互动,发挥评价发展

发展性德育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自内心地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实现发展目标。换言之,评价的目的不是遏制和定论,而是激励和发展。发展性德育评价是持一种欣赏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学生,并借机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借助通信、谈话、座谈等各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慎重使用评价结果,随时表扬学生的优点,指正学生的过失并加以正确的指导,既可以使评价发挥其发展,让学生道德水平获得长足发展的空间,又可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丰富可信的背景资料。

德育评价作为量才用人的重要手段,在人才培养中起到测量、评定、激励、选拔等社会功能。发展性德育评价也是一种对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也必须满足特定的社会要求,打上特定的时代烙印,同时评价者个体的社会因素也会使发展性德育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反馈信息,一方面可以引起评价主体对自身的反思,及时纠正具体操作上的偏差,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评价主体对社会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等社会学因素的重视,适应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德育目标的正确制定,为德育内容的正确选择和德育方法、措施的有效采取提供正确依据,保证发展性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创斌.试论中学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27期.

上一篇:浅析大学生干部人际关系 下一篇:中学写作教学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