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时间:2022-05-01 07:09:52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关键词〕 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性;创造

性;范畴;作业;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110―01

随着小学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进一步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逐渐改变。为了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枯燥无味向欢乐有趣、单一求知向丰富多彩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就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呢?

一、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因此,教师应把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于活动之中。

比如,在“神奇的七巧板”实践活动中,学生把一张小小的纸片截成七块不同的形状,然后拼出变幻万千的形状,有日月江河,有飞鸟走兽,有风景建筑……在后面的拓展创新活动中,学生们自己创造出了自己的“五巧板”、“九巧板”,形状如正方形、圆形、还有长方形、椭圆形、菱形……通过这次活动,不但引导学生走进七巧板的神奇世界,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了创造就在自己的手指间。此类活动,学生自己动手,不但学到了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阅读和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并且使学生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时,可介绍阿基米德巧用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的关系来解决皇冠问题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神奇的魅力。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

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是在我们的周边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为鲜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时效性很强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数学趣题而成的素材等。

如,在实际的创编素材中教师可以以黄河的污染为题设计的实践课,以神七发射、奥运会为题材设计的实践课等。这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距离学生更近,时代性更强,很受学生欢迎。

四、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作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接受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受到了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信息,使其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五、及时中肯地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应变,作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还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上一篇:采取多种识字方法 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下一篇:小学作文教学“四步曲”